
新华社/图
本报讯 10月1日,蔚蓝的长空飘着朵朵白云,全国人民迎来了新中国60华诞。我校校园张灯结彩,鲜花绽放,广大师生员工满怀激情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歌唱伟大的祖国,祝福伟大的祖国。
当日,我校共有1224名学生参与了国庆大典和联欢活动,其中参加农业发展方阵群众游行表演的有1049人、参加广场合唱的有80人、参加广场联欢的有40人、参加中心舞台联欢的有55人;我校共有132名同学有幸成为庆典和联欢活动的志愿者,其中彩车标兵志愿者15人、骨干志愿者6人、彩车志愿者50人、城市志愿者61人;我校领导瞿振元、柯炳生、马寅生、秦世成和李宁院士、张福锁教授等分别应邀参加了国庆大典和联欢活动。“昨夜秋雨昨夜风,洗来骄阳万里晴/铁甲银鹰唱威武,彩车锦衣绘繁荣/礼花漫落鲜花里,歌声尽湮笑声中/百年广场又一日,俯看沧桑月正明”从天安门广场归来,柯炳生校长连夜抒写的这首《金水桥东国庆观礼记感》表达了亲临现场的每一个人那种被震撼被激励、情不自禁放开歌喉歌唱祖国、祝福祖国的心情。
国庆大典上第一个通过天安门的群众游行队伍是农业发展方阵,精神抖擞、步伐整齐,麦浪翻滚,“农业兴旺、富足安康”的口号声震耳欲聋……这个由农、林、牧、副、渔业的代表以及我校和北京林业大学学子组成的方阵,从七月下旬一直到上场的最后一刻,艰苦的训练整整持续了两个多月,即使在最炎热的酷暑天里也不曾停止过。我校1000多名学生志愿放弃了假期和已经做好的计划,选择了吃苦和流汗。“代表8亿农民,代表新中国农业60年的发展成就,这是一个神圣而光荣的任务,再苦再累再付出都值得!”王萃同学如是说。
其实训练不仅仅是体力上的付出,譬如,项昆同学的位置开始是3排北起第3号,但随着表演要不断调整,最后变成了9排48号,期间任何人都不能有一点差错,否则整个方阵就乱了。再说动作,从每人一拍间隔传递麦浪到8人一组两拍间隔传递,只要有一个人跟不上都会影响表演效果。“第十六方阵,前进!”“我努力去做准做好每一个动作,因为我知道此时此刻我是代表着祖国繁荣昌盛的麦浪中的一朵浪花”,司格同学自豪地说:“当天晚上,我睡得特别地香甜,在梦中我又变成了金色麦浪的一朵浪花”。
刘亚楠有幸成为国庆骨干志愿者,主要负责广场区背景表演方阵以及七色光区中小学生道具包的安检和签封写入及拆签工作。“从每次的合练到最后的庆典大会,我们总是第一批到达广场和最后一批撤离的志愿者,每次服务的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刘亚楠说:“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特别的幸福,这可是足以让我记忆一辈子的自豪啊!”
广场合唱团由来自33所首都高校的2500人组成,他们面向天安门分别站立在国旗的两侧,能够观看整个庆典过程。从《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到《歌唱祖国》,他们配合群众游行方阵的主题,先后合唱了20多首歌曲。王荣森同学从台阶上走下来的时候眼角还挂着泪水,他说,眼前的一切让我震撼、感动,我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自豪,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华儿女而骄傲。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观看盛典实况,学校在东西两校区布置了多个观看场所。国庆庆典就要开始了,东区食品学院报告厅早已座无虚席,就连过道也坐满了人。每个画面都是那么的精彩,令人激动不已;每个镜头都是那么的亮丽,让人倍受激励,同学们一次又一次地欢呼雀跃。威武之师、新式武器、共和国的发展、巨大的成就……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国是,对祖国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禁不住大声地呼喊:“祖国,我爱你!”“祖国,我为你自豪!”
“看盛典直播了吗?”这是这些天来老师们相互见面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一位退休老教师感慨地说,1949年毛泽东主席宣告新中国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改革开放到走进新时代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咱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一切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真为伟大的祖国自豪啊!真为咱中国人骄傲!一位老师激动地说,看大典盛况我几次不由地眼睛里涌出泪水,阅兵式太棒了!展示了我国军队的实力和武器的先进,更在世界上树立了我们的军威和国威;各行各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则清楚地告诉世界:中国已经势不可挡地走上了繁荣富强之路。 (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