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人家的孩子”
高考总分634分,乍一听你也许会说:嗯,分是挺高的。但是,当年清华的录取分数线是620分,这会儿你该把嘴巴张成“O”形了吧!是的,朱捷就是考了634分,而且化学考了141分,也就说整张卷子只扣了9分。没错,这就是爸妈经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朱捷是地道的徐州人,初中、高中都毕业于徐州一中。由于父亲是医生,朱捷从小在医院宿舍大院里长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家的孩子基本都处于“放养”状态。超级玛丽、街头霸王、魂斗罗,各种游戏一时间风靡宿舍大院。朱捷跟小伙伴们一样,都爱玩游戏。但苦于父母管教严格,只得在假期偷偷“混迹”于小伙伴的家中过过游戏瘾。朱捷也想要个游戏机,但对于门门功课都遥遥领先的他来说,父母只得将这个目标定为“考上大学就给你买”。的确,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对教师职业的向往,朱捷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硕士就读于北京交大材料化学专业,博士又考回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经过了这一段辉煌的历程,2009年,他和爱人一起来到了徐州工程学院,成为了化学化工学院的一名教师。
朱大神的“开挂”人生打开任何一个搜索引擎,输入“徐州工程学院朱捷”,第一时间搜索到的都是一段近30分钟的视频,这是朱捷老师在化学化工学院2014届毕业生的毕业晚会上表演的一段脱口秀。从2010年至2014年,朱捷担任10化艺(2)班的班主任,这段被网友吐槽“无节操、重口味但又带着满满的正能量”的视频,正是朱捷准备了一个多月,送给与他朝夕相处的学生们,同时也为改变毕业晚会悲情风格的小节目。视频一经上传,立刻获得了3万多次的点击率。朱捷成了网络红人,一时间,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贵州卫视的《爸爸请回答》等综艺节目组纷纷向他发出邀请。他丰富的百科知识,高超的应变能力,在节目中总能有出色的表现,因此也令他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粉丝。朱捷说,喜欢积累百科知识,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父亲有个剪贴本,看到感兴趣的知识就剪贴或者抄写下来,从小他就热衷于跟父亲一起做这件事。2016年11月,朱捷收到了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组的邀请,参加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节目的录制,并被评为 “人气最旺选手”。“热爱诗词的化学博士”名噪一时,朱捷的微博粉丝上升至7000多人。节目在春节期间播出时,他的学生自豪地向亲友介绍说,朱捷就是自己的班主任;学生家长建立了诗词微信群,邀请朱捷为群成员讲解诗词知识;寒假刚开学,70多岁的退休职工杜大爷到化学化工学院找朱捷,让朱捷为自己创作的诗集提点一二。在化学化工学院,同事们都唤朱捷为“朱大神”,“朱大神”的人生也由此“开挂”。
教师届的一朵奇葩“各位小主,在下姓朱,这学期开了一门物理化学课,各位小主你们看是否有时间到教室,咱上个课?”给每届学生上的第一节课,朱捷都会奉上类似这样的开场白。看到如此阵仗,总让刚进校的大一新生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接下来的模拟考试,却着实给了大家一个结实的下马威。由于高考前的选科目问题,许多同学高三时没有学过化学。所以,考试成绩惨不忍睹,从几分到十几分,再到几十分。难怪有同学在微信朋友圈里吐槽:“我今生考的最低分数就是拜朱老师所赐!”对于摸底考试这件事,朱捷是这样说的:“化学化工学院有不少学生高考没考过化学,入学就是要给他们一些压力。如果从大一开始就没有引起重视,大二、大三就更听不懂了。”然而,这才仅仅是个开始。每学期期末考试前,朱捷还会安排两到三次考试。每次考试也是高招频出,考前临时打乱座次,让不少学生的“妙计”落空;将“学霸”和“学渣”分别集中于教室的角落,留下一片普通 “学民”欲哭无泪;试卷分AB卷,题目相同但顺序不同,或者选择题选项顺序不同,中招的孩子们只得无语泪空流。考场上斗智斗勇,考试成绩公布时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朱捷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制作成Excel表格,遮挡住姓名栏,让学生猜出哪个是自己的成绩。猜高了的,他会送上一句“论自信,除了你也是没谁了”;猜低了的,他会送上一句“你这是瞧不起自己呢,还是瞧不起我”;猜对了的,他同样会送上一句“还有点自知之明。”同学们私下里都说:“朱老师真是教师届的一朵大奇葩”。虽说如此,朱捷所带的班级很少有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挂科,还多次获得 “优良学风班”、“十佳班级”等荣誉。朱老师不相信年龄“朱老师喜欢装嫩,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奔四的中年人。”朱捷的学生这样评价他。课堂上他是不苟言笑的老师,考场上他是铁面无私的“四大名捕”之首,实验室里他是严谨认真的化学博士,但只要走到学生中间他立刻就变成了风趣幽默的段子手、生龙活虎的学长、淳朴率真的大哥。每学期,朱捷都要为班里转专业的同学举办一场“龙珠挑战赛”。将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转专业的同学担任组长。比赛共分7项内容:痛并蹦跶着、牢不可破、古墓丽影、我是好人、穿林射水、爱到尽头、众志成“成”。完成全部7项比赛内容,同时集齐7颗龙珠,就能召唤“神龙”———班长,从班长手中获得奖牌。游戏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也为转专业的同学们留下美好的记忆,不管他们以后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都不会忘记自己曾经是化学化工学院这个小小班级的一员。比赛程序复杂,要从早上8点一直进行到下午6点,每次朱捷都是全程参与其中,包括后台软件的编辑、游戏规则的设置、赛点的安排、奖牌的设计制作等等,他都全程负责。“他精力旺盛,确实跟我们这些20来岁的年轻人没什么两样。”学生们虽然当面爱开玩笑地说他“廉颇老矣”,但背地里对他真是崇拜得五体投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朱捷一出场便抛出了这句开场白。不管是“网红”、“学霸”,还是“达人”、“奇葩”,朱捷一直逍遥自在、宠辱不惊地走在钻研化学专业、潜心研究教学、热衷百科知识、真心对待学生的路上。“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本报记者/吴琼琼 李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