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班级23人中,14人参加考研,11人考取了浙江大学、上海交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名校。剩下的没考研的同学也大多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更牛的是,考研同学中,还有三位考霸姐妹花竟然是出自同一个宿舍的舍友。
这个班级就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通信1301班,这三位考霸姐妹花则来自南工的亚青村23幢612宿舍。三姐妹的考研之路上,有着披星戴月的艰辛,也有着甜蜜充实的回忆,在经过紧张的面试之后,她们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辛苦得来的名校考研“通关”秘籍!
名校更看重你的人品、科研及心态
“面试还是挺紧张的,因为你会碰到许多预想不到的突发状况。”已经成功考取上海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王佳说,“去上海复试之前,我特地上网查了上交大历年复试的程序,前辈们说会有英文的自我介绍环节,我提前认认真真地准备了一大段,结果去面试时根本没要我自我介绍,而是直接与我进行英文对话,来考察我的英文水平。”
“幸好我‘心大’,没被老师的‘不按套路出牌’打乱阵脚,”王佳笑着说,“当面试老师用英文提问通信原理中关于‘高斯信道容量’的概念时,我完全听不懂老师说的是什么。正在翻阅资料的老师抬头看了我一眼,和蔼地笑着说,没关系,别紧张!还好当时我没慌张,也向老师回以微笑。然后在老师的提示下,终于明白所谓‘高斯信道容量’,原来就是我平常熟悉的‘香农定理’的另一种说法,最终顺利地回答了问题。”
“面试的确挺考验人的。而且面试除了考验你的心理素质,还考察你的为人品德,对你的科研创新能力也特别重视。”考取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吴雪雯也深有同感。她初试总分考了400分、英语考了88分。“面试一般有六七个老师,其中有一个老师不提问,只负责全程在一旁观察。老师让我读一篇英语文献时,读到‘5G’这个词,我不知道用英语怎么读,就直接用中文说了出来。”现在回想起来,吴雪雯还觉得自己当时挺搞笑的。但凭着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小吴还是沉着冷静地应对了老师的许多刁钻的专业问题。
“专业面试时,老师要我上黑板去画出D触发器的内部电路图,我当时真的蒙了,我没学过啊,镇定心神后,我问老师,我只会画外部电路图,可以吗。然后在老师的鼓励下,我画出了外部电路图。”考取了浙江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周珊维回忆,虽然有个别问题被老师问住了,但自己“实诚”的态度还是赢得了面试老师的肯定。
“本科阶段多参加科研活动也特别重要。主面老师问我有没有独立做过或者参与过科研项目时,我老老实实地告诉他,没有独立做过,但大二时就曾进入了郭天文老师的一个省级课题项目组,在项目组里我主要负责查找资料,以及做了硬件选型的工作。可以看出,主面老师对我在项目中发挥的作用还是比较认可的。”
学习、备考有诀窍
“面试会考察你的临场应变等能力,但更重要的还是要看你平时的基本功的。”周珊维告诉笔者,她们三个人从大一到大四,每学期都会拿到二等以上的奖学金,甚至还经常拿到一等和特等奖学金。“面试时按照学校通知,我将本科时获得的用于证书、英语六级成绩单、本科成绩单都带了过去。但到现场后老师根本不看其他的,只要我的本科成绩单。看到我成绩单上每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老师就全程拿着成绩单提问我,先提一个比较基础的问题,然后再由浅入深一步一步深入地问下去。平时假如学得不扎实的话,很快就会露馅的。”
“学习让我感到充实,”吴雪雯告诉笔者,爱学习的她刚上大一时就毛遂自荐担任了学习委员,主动参加学院里“一帮一”学习活动帮助班里学习落后的同学,“这些都源自于我对学习的热爱。成功的人是幸运的,但必然是以努力为前提的,而努力又是依靠信念为支撑的,刚经历的考研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考研人是要有足够强大的信念才能坚持到最后的。复习备考时遇到瓶颈,心理烦躁焦虑时如何坚持下去?研友们各有各的招数。“我很庆幸我有两个很棒的研友———周珊维和王佳,我们早上一起出门去学习,一起去食堂吃饭。当累的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看到对方仍在奋笔疾书,顿时信念打败了疲惫。在走路时,我们会互相考查知识点来查漏补缺。”吴雪雯特别看重“好研友”给她的陪伴和激励。
在最后冲刺阶段,半夜从厚学回亚青的路途便是小伙伴们一天最轻松的时刻,一路上聊着人生理想,幻想着考上研后的美好生活。“还记得每天的凌晨1点,都会听到一架飞机从亚青的上空飞过,像是和晚归的我们约定好了一样。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在那段枯燥而充实的考研期间,也成为了我们最大的乐趣。”三位好研友现在回忆起那段考研时光,还是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甜蜜的微笑。
大环境、小氛围很重要
周珊维、王佳、吴雪雯,三人是同班同学,还都是班里的“官”———文艺委员、宣传委员、学习委员,同时也是好研友、好舍友。
提到宿舍小环境,几位学霸立即兴奋起来。王佳和吴雪雯嘻嘻哈哈地谈起她们的宿舍长周珊维,“我们因为有个特别爱干净的舍长,所以宿舍卫生搞得非常好,每次其他宿舍的人来到我们宿舍,第一句话都是赞叹:‘你们宿舍好干净啊!’其实这都应该归功于舍长安排得好,每天早上,我们都是卫生打扫好了才能出门!”
几个女生住一起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大一刚在一起时因为不适应,我们宿舍里也有过小摩擦,但从来没有过大的争吵,大家在一起都能互相理解,相互包容,宿舍气氛一直挺融洽的。”周珊维说,平时晚上熄灯后,聊聊家常、互相抽考一些知识重难点,一直是她们“卧谈会”的主题。爱好音乐的周珊维,还经常会弹奏一段美妙的吉他,给小伙伴们送上舒缓的催眠曲。
“印象最深刻的是2016年跨年。由于我们专业大多数都是外省小伙伴,离家远,所以大多都选择了留校。”王佳说,她们专业的两个班级处得就像一家人,平时上课、做实验、去图书馆都在一起,甚至一起去吃饭,一起回宿舍。“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由于院创新工作室里实验器材设备齐全,可以支撑课设的PCB板焊接与性能测试,因此大家当晚都呆在了实验室,一边焊接,一边测试,一边唠嗑。虽然课设的任务重,但伙伴间相互的陪伴让大家心情很愉快。期间,有同学打开了电脑播放跨年演唱会。看到有熟悉的艺人上场,听到喜欢的歌,一些同学就会很激动地过去围观,兴奋地讨论谁谁谁唱的怎么样,哪段舞蹈特别酷炫,舞美设计怎么与众不同。有几个当晚外出的小伙伴,还在我们熬夜饿了的时候适时地送来了夜宵———糖葫芦,很有一种红红火火跨新年的感觉。伴随新年倒计时,大家互道新年快乐,嬉笑吵闹,各自送上美好祝福。虽然熬夜到很晚,但是越晚精神却越好,大家都迟迟不愿离开大集体。”
“我们班级的学习氛围也非常好,整个班每个同学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三个女学霸告诉笔者,她们通信1301班不仅是周恩来班、时钧班、校先进班级、先进团支部、校五四红旗团支部,赢得过院学风建设评比第一名,还获得过江苏省先进班级的光荣称号。
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