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 硬件建设助航
新学期开学,学校对教室进行改造,增加了多样化设施,满足了不同教学需求,营造了舒适的学习环境。校长对这项工作表示赞赏,并计划明年对其他教室进行改造。
新学期伊始,过完暑假回到校园的同学们发现原来上课、自习的教室和以前不一样了,发生了新变化。
为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必须有硬件建设来助航。暑假期间,教务处和研究生院对两校区的80多间教室进行了改造,让同学们学习的空间呈现出多样化,也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这次教室、自习室改造是学校近年来最系统的一次:墙体,实现了具有吸音功能;照明,从亮度和节能两方面考虑,采用了LED灯;地面,采用防滑消音的材质。另外,以触摸屏代替(或部分代替)投影仪,实现了无线网全覆盖……对同学们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应该是桌椅的变化。“变身”以后的教室,出现了多种模式。适合中班上课的教室,将以前的固定排椅改成分体式活动桌椅;考研自习室按照常规课堂布置,桌面进行了加宽;东区三教正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水电专业同学认为觉得“体贴”的是活动式,可以拼起来相对而坐,便于交流。
小班课教室的改造既有便于讲解演示的传统式,也有适于讨论交流的圆桌式,还有新潮的“活动课堂”,即在后一类教室中不再有课桌,而是师生统一使用一体式活动转椅。这类新教室主要为研究生定制,因为在我校新一轮教改中5人选修的课程也可开课,而所选用的转椅,考虑到摆放水杯、书包的需要,其托板可以向左或向右旋转,兼顾到了师生不同的书写习惯。
大班教室的改造看上去“不显山、不露水”,其变化都体现于细节之中。同样还是排座,但以前是固定式的,现在变成了活动式。正在上自习的人发学院发展专业的郑维同学还发现:以前老师和同学们最反感的走路时地面发出的噪音,还有起身或落座时座椅总有的“哐当”声,现在都没有了;以前坐在椅子上总向前“出溜”的问题,现在也解决了。
这次教室改造突出体现了“拉近”师生距离的初衷。譬如,为了让授课教师和每位学生实现近距离交流,东区一教二层东西侧教室从原来的甬道式纵列变成了现在的横排,而且所有的“新”教室里都拆除了高出地面的讲台,以方便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或直接处身于学生之中。
这次教室改造还立足于教学手段的更新。譬如,小班课堂触摸屏成为教室的标配,中班课堂兼顾板书习惯,黑板和触摸屏同时使用。
据教务处处长林万龙介绍,教室改造是我校新教改的具体举措之一,这次教室改造除了考虑到不同课程的需求,最主要的还是根据教学改革的宗旨,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在愉悦状态和更多互动的情境中教与学。
校长柯炳生了解到教室改造的进展后,来到教室亲自体验,高度评价多部门假期中开展的工作。他说,感谢大家!辛苦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们用心、细致地去思考和做好服务师生的工作。同时,他勉励大家要继续把管理服务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让广大师生满意。听到有关负责人汇报明年还将对其他教室及教室窗户等进行改造的计划后,柯炳生表示,学校就是要把关系到师生利益和关系到人才培养的事情排在首要位置。(陈卫国 郝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