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 - 《河南科技大学报》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视察我校
本报讯 (记者 段会珍 扈孟德)9月23日,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李卫红在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教育部思政司司长杨振斌,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副厅长訾新建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我校。校领导朱清孟、王键吉、牛书成、苟义伦、闫纪建、段广才、李念群、宋书中、谢敬佩、杜遂渊以及部分两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座谈。
汇报会上,校党委书记朱清孟向李卫红副部长作工作汇报。朱书记首先代表校党委、校行政以及全校师生对李卫红副部长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朱书记从我校的历史沿革、学校的突出特点、党建与政治思想等方面汇报了学校工作。座谈中,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也发了言。
听取汇报后,李卫红副部长作重要讲话。她首先对我校的发展面貌予以充分肯定。特别对我校利用在洛阳办学的地域优势,借力发展、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以及我校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李卫红副部长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调研16号文件颁布5年来高校对文件的认识情况,落实情况,以及在探索中取得的实践经验。
李卫红副部长向参加座谈会的同志们介绍了16号文件的出台背景以及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肯定了河南高校贯彻落实16号文件的做法及其经验。李卫红副部长认为,河南省委、省政府对贯彻中共中央16号文件高度重视,认识到位,工作扎实,思路正确,有许多创造性的做法,有许多值得挖掘和总结的经验。希望河南省在助学贷款创立“河南模式”的基础上,也在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方面积极创建新的在全国有示范作用的“河南模式”。
李卫红副部长说,为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正在积极筹备第十八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今年的党建会仍要集中讨论解决大学生的发展能力问题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问题。她说,目前高校要关注的问题是,怎样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事实证明,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们是大有希望的,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一代。在2008年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新疆“7·5”事件、家乐福事件、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以及北京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和突发事件中,80后、90后都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国际上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松对我们的影响和渗透。尤其现在是网络时代,大学生人人都上网,网络阵地到底怎么占领,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
针对高校如何做好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李卫红副部长提出了六点意见和要求:一、认识到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认识到位。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同时要时刻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和非法宗教的渗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说难亦难,说易亦易。只要足够重视,思想认识到位了就不难;二、抓住关键。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就是抓队伍。要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中层干部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这是我们的基本力量。在队伍建设上,要舍得花力气、花经费,抓住关键非常重要;三、创新载体。思想政治工作常抓常新,但重点是载体创新。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工作提出的“六项工程”和“六条途径”,就是载体创新,学校能够结合实际,在制定16号文件配套文件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抓落实很有特色;四、打牢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里面包括的内容很多,比如说管理层面,基础就是重心下移。基础打好了,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政治核心作用就会得到很好发挥。现在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党员比例已经占到16.8%,这很好。我们就是要坚持不断地把学生中优秀者吸引到党组织中来,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其次,党建工作,最为重要的是人才,人才是关键。要把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优秀的中青年人才吸引到党组织中;五、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根本性的建设。近五年来的实践中,我们有很多成功的探索。对于这些要善于用制度形式规范和巩固下来。河南科技大学所形成的党委常委会制度、校长办公会议制度、党委决策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就是对民主集中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制度化建设的探索,这种做法很好;六、探索规律。大学教育有规律可循。同样,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方面我们总结了很多,比如发挥主渠道优势,建立网络互动平台,思想政治工作与办实事、解难题相结合等。再者,选择合适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都是有规律的。新中国60年的成就教育,就是很好的内容和契机。
最后,李卫红副部长希望河南科技大学以及河南全省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面继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徐济超副省长对全省高校如何贯彻落实李卫红副部长的讲话精神作了重要指示。
考察期间,李卫红副部长还在校党委书记朱清孟和校长王键吉等领导的陪同下考察了开元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