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莆田学院 - 《莆田学院报》

14位创业导师提供孵化服务创业实验室搬进地方产业园

我校商学院多方引智助力校园“创客”创新创业

2017-04-12    

  本报讯 (记者吴静绵见习记者吴艺兰) 3月24日,在我校举行的电子商务产业学院创业导师聘任仪式上,14位来自省市电子商务领域的企业精英多了一个“身份”———莆田学院商学院学子的创业导师。首批14位创业导师将为商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专业的孵化服务。
  我校商学院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协同培养人才。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导师库,吸纳行业(企业)成功企业家、优秀操盘手,搭建创业服务平台,提高校园“创客”们的创业实践能力。“首批受聘的创业导师,都是莆田乃至福建省电子商务领域的成功企业家。他们经历了艰辛创业,&有在市场中驰骋打拼的丰富经验。”商学院负责同志介绍,“这些创业导师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结对子、师带徒等形式,在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等方面对大学生起指导、示范、引领作用,将是大学生创业路上的指路人、助推器。”
  聘任创业导师只是我校商学院推动转型发展系列措施之一。商学院着力推动本科教学与产业(行业)接轨,培养适应产业(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但为学生配置了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创业导师,还加大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依托莆田颇具规模的跨境电商行业,去年在莆田城厢跨境电商中心产业园建立了校外大型实践基地,把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搬进地方产业园内。
  创业导师代表、福建省擎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郭清来有10多年的互联网运营经验,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业导师能给予学生最直接的引导,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更多的是让学生直接跟社会接触,深入到实际当中得到历练,使学生能更快地融入社会、成长成才。
  受益于学校的良好创业创新环境,商学院走出了一批创业学生,其中从事电子商务领域创业的学子逾百人,年创产值超亿元。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卓志滨大三时就尝试创业,先是将台湾的产品销往大陆,后创办了莆田市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开始了电商的成功运作。目前,公司货源渠道来自台湾以及美国、韩国等地,营销产品包括名牌鞋服、化妆品、眼镜等,公司近半年进口营业额近500万元,净利润超30万元,已与台湾多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即将毕业的卓志滨还打算在台湾开设分公司。他在分享创业经历时说,“创业导师将对你的创业路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与校外企业导师多交流多合作,将给你带来一笔无形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