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科技大学 - 《河南科技大学报》

仲兆平教授、卫海桥教授做客科大讲坛

2017-03-31     浏览(64)     (0)

本报讯 3月25日下午,东南大学仲兆平教授、天津大学卫海桥教授应邀做客科大讲坛,在西苑校区南九多功能教室为我校师生分别作了题为“生物质制取高品位液体燃料过程验证及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从缸内压力振荡到爆震机理”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车辆学院副院长吴健教授主持。
  仲兆平教授结合973项目的研究,介绍了通过以生物质热裂解催化提质生产高品位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气化合成醇醚类液体燃料的实验室规模集成验证、基于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主要转化途径的实验研究与理论模拟的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过程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的研究成果。卫海桥教授以内燃机缸内压力振荡为主线,介绍内燃机燃烧噪声、热声耦合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汽油机小型强化技术爆震、以及内燃机湍流燃烧机理研究等内燃机燃烧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内燃机缸内压力突变-湍流燃烧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对缸内压力振荡的影响。
仲兆平博士,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环境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1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基金项目资助,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赴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做博士后研究员。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课题4项、国家863高技术研究项目2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12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55篇、EI收录76篇。
卫海桥博士,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014年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016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性人才培养工程第1层次人选。曾赴英国拉夫堡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进行访问研究。主持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11年以来,发表期刊学术论著86篇,其中SCI检索56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论文35篇),SCI他引近500次(其中ESI高被引论文4篇),EI检索78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 (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 张仲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