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科技前沿
我校郭红超教授课题组在路易斯碱催化的不对称环加成反应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手性路易斯碱催化的碳酸酯的不对称全碳[3+3]环加成反应。另一项研究实现了催化条件下叠氮、异腈和硼酸三组分串联反应,为构建官能团化的脒类化合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日前,我校理学院郭红超教授课题组在路易斯碱催化的不对称环加成反应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手性路易斯碱催化的Morita-Baylis-Hillman碳酸酯的不对称全碳[3+3]环加成反应,为构建手性环己烯类化合物提供了简洁、高效的合成方法。相应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ACS催化》(ACS Catalysi)上。这项最新工作主要是由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杨文军和大三本科生孙伟完成的,项目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
●日前,理学院张振华副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化学类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Chem.Int.Ed.,影响因子11.7)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实现了催化条件下,叠氮、异腈和硼酸三组分串联反应,为简洁高效的构建官能团化的脒类化合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脒类化合物是在医药和农药研发中都具有着重要意义的一类有机小分子,作为应用展示,该研究还合成了一系列基于抗糖尿病药物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的脒类类似物,以及基于雄酮骨架的高活性脒类小分子。博士生张震为本文的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