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报》
学校研讨海洋科教创新园区(黄岛校区)规划建设
作者:王明峰 黄鲁粤
本报讯2月20日—23日,学校召开海洋科教创新园区(黄岛校区)规划建设系列研讨会,对黄岛校区建设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动员,并对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涉及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系列研讨会由校党委书记鞠传进和校长于志刚主持,校领导班子成员、老领导、院士、学术委员会委员、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鞠传进指出,黄岛校区建设是学校建设特色显著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机遇,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立足青岛、面向世界、深耕海洋,‘强’‘大’并举、纵向提升、横向拓展”的重要举措。新校区建设涉及学校未来百年发展大计,学校党委将积极创新,勇于担当,有所作为,希望全校上下统一思想,充满信心,用心投入,齐心协力,规划和建设好符合学校发展、师生期盼和青岛市要求的百年校园。
于志刚向与会人员介绍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大学城整体规划、黄岛校区前期规划以及学校与青岛市共建黄岛校区协议的主要内容,同时对黄岛校区规划建设理念、校区功能定位、学科专业规划和重要单元规划、运行和管理机制、建筑风格和标志性建筑等顶层设计问题进行了重点讲解,希望大家解放思想,畅所欲言,聚焦校区功能定位和学科专业布局交流研讨,启迪智慧,凝聚共识,齐心协力规划建设好黄岛校区,使之成为学校更加美丽的开放性、生态化、现代化、国际化新校园,为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和学科基础。
与会人员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四校区功能定位、创新体制机制、学科架构、学院(研究院)设置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大家认为,黄岛校区要与现有校区统筹协调,根据“百年校园、总体规划,分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建设目标、功能定位和建设理念实施规划和建设,并为学校未来30-50年可持续发展以及新兴交叉学科预留用地;深入研究学校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重点布局工科和应用学科,在办学模式、学院(研究院)设置、平台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形成与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相协调适应的总体布局;按照“新理念新体制新机制”管理运行,以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加强与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主管部门、国际科教机构等的合作,建设绿色校园和智慧校园,更加突出办学的国际化和现代化。(王明峰 黄鲁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