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 - 《湖北大学报》
春风十里致巾帼
作者:□ 记者团 张淼 李圆敏 李天舒
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一群女教师,她们如春风般和煦,如春花般灿烂。她们以其独有的细腻、耐心、博爱、拼搏等品质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第107个“三八”妇女节之际,我们采访了几位女教职工代表,彰显她们的闪光品质,弘扬她们的进取精神,为她们喝彩,为她们骄傲!
十年坚守:蔡莹成古钱币专家湖北大学博物馆作为教育部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实践教学基地,现被纳入国家文物数据库。开馆后接待过众多中外学者,对武汉市中小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十年春去秋来,这些工作基本都是蔡莹一个人出色完成的。
给8000枚钱币做清洁必须掌握好力度,顾不上保护皮肤,她买了把牙刷一点点小心地清洗,为此磨烂了五指,而这只是整理钱币的第一步。必须要了解钱币的朝代年份等信息,才能把它们分门别类地安置好,于是她只能加班加点地翻书查阅,手上磨出了一层茧。
蔡莹不仅是文物管理员,同时是学校博物馆唯一的讲解员。但她以前的工作跟文物没有半点干系,“一开始我也就是个门外汉,”蔡莹这样形容当时的自己,“只能多下功夫努力补一补了。”入手研究先秦时期钱币时,她不仅记下钱币的制式和背景,还专门绘制地图,了解各式钱币的分布情况。古钱币的知识十分繁琐,她先后翻阅了十几本书,做了四本厚厚的笔记。“有的时候看完一本书都不一定找得到一枚钱币的信息,”她说。有一次为辨认先秦垣钱上的一个字,她查阅了四五本书籍才找到资料。
在博物馆独自坚守十年,蔡莹把这些古钱币当作自己的孩子。“在这里工作很孤独,它们是陪伴我最久的,”她有些动情地说。因为担心古钱币受损,蔡莹每天亲自维护它们,检测它们的完好程度。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让她时常顾及不到家庭,博物馆经常有人预约参观,就算是休息日她也会准时赶过来讲解。
现在,蔡莹已是古钱币行业内小有名气的专家。2016年5月,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乔治·斯穆特来此参观博物馆时称赞她“十分专业”。她还于2015年编写出版了《湖北大学博物馆珍贵藏品选》。
细腻用心:
“活电脑”赵菲,多年热心服务老人“有事找小赵,绝对放心!”提起离退休工作处主任科员赵菲,领导、同事和千余名老同志都对她赞不绝口。从1997年10月调到湖大离退处工作,赵菲这一干就是20年,守成了处里最资深的“年轻老人”。
要说“年轻老人”可不是白白守出来的称号。赵菲的记性好可是在工作处出了名的,人送外号“活电脑”。学校千余位离退休教职工的住址、家庭情况、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她都熟记于心。平时工作上只要有人对老同志的信息有什么不清楚的,大家都会直接来咨询赵菲。
除了老同志的信息,赵菲对同事也十分关心体贴。了解到后勤集团退休的陈瑞兰有怕风吹轻易不出门的毛病,学校有什么信息赵菲都会特地通知她,有事也经常帮她代办。
但一向心思细腻、记性好的赵菲,在一件事上却显得毫不在意。做老同志工作,被老同志误解和当面指责在所难免,赵菲表示只要老人们顺心,自已受点委屈没什么,也不会放在心上。到后来,帮老同志报销医药费、通知老同志体检、下发工资单、去医院看望生病的老同志、帮忙处理逝世老人的后事……事无巨细,总得是“小赵”来,老人才安心。
学校不少上了年纪的退休老人们,子女都不在身边,为帮助他们解决随时都可能遇到的问题,赵菲19年都保持24小时随时待命。文学院93岁高龄的章子仲教授,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将自己的贵重物品包括存折都一并交给赵菲保管。章教授每次去医院,急救通知单上“亲属”一栏写的都是赵菲的名字。
提到赵菲,老同志王修和连用了5个亲切来形容。“只要能办到的,她都能及时解决”王修和说,“她好像我们的依靠,我们为她点赞!”这无疑不是曾与赵菲打过交道的千余名退休教职工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