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笔随着指尖的跳动而飞舞着,呈现的是对未来的构思和对发展的向往,一个个推进世界发展的动力蓝图就此铺展开来。
制图,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同样也可以成为一个工作岗位。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可以培养阅读和绘制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其对机械方面技术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2016 年11 月26 日,河北省教育厅在河北科技大学组织展开了河北省高校三维设计大赛。省内所有高校展开了一次图纸上的厮杀较量,机械系蒋季峰同学不屈不挠,毫无畏惧,一路披荆斩棘荣获大赛特等奖。
与蒋季峰约定好了在教室见面,推开那扇虚掩的门,只有一位同学正在心无旁骛地啃着一本厚厚的书,窗外嘈杂的人流和美丽的天承湖景色好像都与他无关。“你好,你是蒋季峰吗?”我小声地问,生怕吓到他。没错,这个人就是蒋季峰,专心和自制力成就了他,也是他今后突破万难,迈向成功的潜在条件。也正因为这样,他才能超越千人,拿到制图大赛特等奖。
从大一开始,蒋季峰就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在乐趣中提升自己。他一直秉持着“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只能自己走下去,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无法走向成功。”而制图就是他的最大乐趣之一。“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对制图有着浓厚的兴趣,高考前也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相关专业。走进机械工程系后,我的兴趣就变成了学好专业知识的最大动力。”刚上大一时,蒋季峰就听说了大学里有制图大赛,当时他情不自禁地激动了一番。等到最近的一次河北省高校三维设计大赛的开展,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终于当选参赛成员之一。他很是激动:“既然有这样一个高水平的比赛,而且与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有关,那为什么不去顺从自己的心愿,拿个名次回来呢?”话语中透露着他的迫不及待与自信。
都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赛前的准备工作就是如此,只有亲自参加了培训才知道要为比赛付出多少艰辛和努力。在参加制图比赛前,学校组织了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在这一个月里没有星期天,每天都要画图10个小时以上,除此之外还要自己去网上找习题做,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照他的话是:“做不完的模拟题,画不完的零件图,每天就像是准备高考时一样的心情。”
转眼间一个月已经过去,大赛迫在眉睫。蒋季峰和他的队友们整理好制图工具,时刻准备着冲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要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几个小时的奔波,蒋季峰他们几乎没有休息,神经紧绷,脑子里想的全都是制图。
“细节决定成败,制图中的细节实在太多了,我要尽量做到一次到位,不能给自己重复修改的机会。”事实上也没有时间去修改,制图本身就是个复杂的过程,而且比赛时的题量大,两个小时的时间,只有认真再认真,仔细再仔细,不给自己犯错的机会,同时保证做题量才能稳操胜卷。比赛过程中,蒋季峰也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自己实在解决不了了,就和队友们讨论争辩,取出最正确的结果。比赛的整个过程他都处于兴奋状态,能和队友一起完成喜欢的东西,非常有成就感,他很享受比赛的过程。
皇天不负有心人,宣布结果时,当蒋季峰听到自己获得河北省高校三维设计大赛特等奖时,内心的澎湃是无法遏制的,终于达到了自己曾经梦想的高度。“当时得知自己获得个人特等奖时,内心的激动是不可言说的,只是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消息告诉同学和朋友。现在回想一下,这次比赛也确实不容易,在那么多的学生当中脱颖而出获得特等奖,已经说明自己曾经的努力是值得的。”蒋季峰略感欣慰地说到。
“在别人看来制图是枯燥无味的,我却乐在其中,总是想着办法多学一点。”蒋季峰说,兴趣是他保持动力的源泉。制图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要求很高,对于发散思维也有一定的要求,许多同学苦恼于制图也正是这个原因。蒋季峰同学空间想象力也不是很强,所以他经常准备着橡皮泥,平时遇到实在想不出来的图形时,就动手去捏出实物来,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提高了手工能力,长此以往,空间想象力也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提升。蒋季峰说:“最重要的还是老师反复强调的地方,只要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制图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他上课总能保持认真听讲的姿态,课下自己带着图纸去图书馆等安静的地方去画图,经常一画一下午。他的成功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侥幸而得,靠的是他内心的兴趣和长期以来的坚持。“参加这次制图大赛,对我而言是个难得的经历,既拓宽了我的视野,又让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为将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对自己的目标也更加明确了。”
制图大赛获得成功后,使得蒋季峰对生活更加充满了干劲,更加期待着新的挑战。他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认真去做了,它所带给你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增加,更多的还是内心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