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 - 《燕山大学报》
稳中求进 奋发有为
全面深入推进 “双一流” 大学建设
校长刘宏民在燕山大学八届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九届二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摘编
2017-03-03
文章介绍了学校2017年的总体工作要求和重点工作,包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科研组织策划和高水平成果产出、加强校园基本建设等,以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
各位代表、同志们:
2017 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各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内涵发展,不断优化办学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在追求“双一流”、“双特色”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本年度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着眼人才质量,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做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坚持专业教育,优化通识课程,加强人文教育。深入实施OBE教育理念、CDIO教学模式和“卓越工程师计划”,完善三级项目式教学,早日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扎实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各级各类精品课程、网络开放课程、规划教材等的建设。
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启动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研究生优质课程、案例库、精品教材建设和专业学位论文标准分类制定,做好学位论文抽检与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奖励工作。打造优质导师队伍,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奖励资助,修订研究生培养工作量计算办法,推动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
积极发展国际教育。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扩大留学生规模,特别是增加学历留学生数量,力争全年长短期留学生数量突破280人。完善留学生培养方案,扩大全英文授课课程比例,积极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中国文化、法律法规教育,改善留学生学习生活环境。
打造里仁学院品牌。按照“减量提质”总体要求,科学制定招生计划。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力争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20%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学院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推进继续教育发展。控减招生规模,推进远程教育平台建设。打造精品培训项目,推进机械行业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争取“全国机械行业人才培训中心”在我校挂牌。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系统开展教师学习培训、教学咨询服务,鼓励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争取获评更多省级教学名师,早日实现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的突破。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启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与学业指导系统,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和双创教育及学业导师制。挖掘校友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发挥大学科技园、“创客学院”等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服务功能,扶持师生创新创业。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完善课内外一体化大学生体育教育模式,做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
抓好招生就业工作。稳定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积极争取硕博研究生招生计划。开展全方位招生宣传,增加本科优秀生源基地数量,扩大省外招生计划,争取新生录取分数线有新的提高。探索本硕博连读贯通式培养模式。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邀请校友企业来校招聘,提供精准就业服务。
着眼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校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优势
推进科研组织策划和高水平成果产出。力争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项(重点项目2-3项、杰青优青 1-2 项)、国家社科基金 10项。完成2-3项标志性科研成果组织培育,力争获国家科技奖励1-2项,省部级和行业科技奖励20项、社科奖励10项。发表一批ESI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争取5项以上资政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全年科研总经费达到5亿元。
优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激励创新的分配制度,管理使用好劳务费、间接经费和结余经费,规范科研行为,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建立有利于跨学科合作、有利于体现成果学术创新和应用价值的分类评价体系。
强化科研平台建设。确保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7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评估、“微结构材料物理实验室”通过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可行性论证。推进智库建设,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提高咨政建言能力和社会贡献力。
推动国防军工科研发展。强化国防军工科研管理,推进质量管理体系扩项和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认证。加强国防科研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培育申报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谋划恢复我校国防生招生资格。
加强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全力做好“重型机械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工作,确保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通过验收。提升专利授权数量质量,推进高端装备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内涵建设,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着眼核心竞争力,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
强化一流学科体系建设。加大3 个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建设力度,做好申报工作,全力争取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重点提升4个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学科实力,尽快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重点培育6个第三层次学科,尽早建成省内一流学科。
构建支持一流学科发展机制。开展ESI数据跟踪和学校ESI学科分析工作。继续做好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启动新一轮学位点申报,争取新增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6 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实现我校人文社科学科博士点的突破。
着眼一流师资,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实施高层次人才建设工程。力争实现我校院士零的突破。力争新增“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2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创新团队2-3个。
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加大海内外优秀青年博士引进力度。开展第四批“新锐工程”评选。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学位或访学研修。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做好博士后流动站申报、综合评估和各类博士后基金申报工作。加强实验队伍、管理队伍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拓宽职业发展空间。
推动以激发人才活力和办学活力为目标的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学科专业整合优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制定综合改革方案。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探索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开展在职人员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存工作。
着眼开放办学,大力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深化国内共建合作。积极推进省部部局四方合作共建,为学校发展争取更多支持。与秦皇岛市进行全面对接,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协同合作,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推进深度合作办学。加强校友工作,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校友工作体系和服务平台。完善小额捐赠,争取实现大额捐赠的突破。
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争取与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务实合作。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积极申报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等外专项目,加强外籍教师引进,加大师生外语培训力度。举办第三届亚稳材料国际研讨会,提高学校国际学术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着眼硬环境改善,启动实施“美丽校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加强校园基本建设。完成新图书馆装修装饰,力争年底前全面竣工。完成学生公寓(12、13组团)建设,争取秋季学期建成投入使用。启动学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多功能风雨操场、游泳馆、康养人才培训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校史馆建设,研究留学生公寓建设方案,完成燃煤锅炉、开闭所、纳米能源研究中心一期用房、世纪楼外立面等维修改造项目。
提高后勤保障能力。进行学生公寓维修,改善学生住宿条件。优化食堂就餐环境,继续引进大型餐饮公司经营管理。做好社区综合治理,建设和谐社区。
加快信息化校园建设。构建网上办事大厅,推进校园云平台、校园一卡通二期工程和公共区域无线网络建设,完成校园网主干网络、网络楼宇交换和出口核心设备升级。加快档案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不断提高档案编研水平。
着眼软环境提升,重点推进精细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
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不断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强化机关效能建设,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加强督查督办工作,确保学校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落实到位。完善信息报送机制,力争信息上报国家级层面取得新突破。做好“十三五”规划实施年度监测评估,加强学校重大现实问题应用对策研究。
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设计基于内部控制的信息化流程,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创新融资方式,适时启动燕大学术交流中心等PPP项目,保障学校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审计与督查力度,健全整改跟踪机制。
强化国有资产监管。继续开展学校经营性资产清查,完成产权登记。加快推进参股企业股权划转和“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促进经营性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做好燕大西苑土地出让金差价补缴及土地证办理工作。
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加强公用房信息化管理,推进科研用房有偿使用。规范政府采购项目各项流程,加强采购过程管理和合同执行管理。
提高图书文献和期刊出版水平。开展学科情报分析,提升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水平。着力提高“三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力争进入更高层次期刊评价平台。进一步提高出版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着眼方向引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出台我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严格落实“四个合格”目标要求,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重点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凝聚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强化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和引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成校园网主页改版,加强信息发布管理。构建新闻宣传工作大格局,加大外宣力度,建立新媒体联盟,加强新媒体建设管理。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制定干部兼职管理办法,抓好公车改革,继续抓好出国(境)、办公用房、公务接待、会议管理、婚丧喜庆、请销假、请示报告等方面制度执行。优化干部考核测评方式,落实干部问责办法。
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强化党务工作培训,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深化“熔淬工程”,抓好“一计划三行动三平台”建设,打造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
推进党风廉洁建设。加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深化巡视整改,持续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出台我校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实施细则,健全校内巡视检查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完善内部控制与监管,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聚焦主责主业,落实我校实践“四种形态”暂行办法,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实行“一案双查”。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效。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发挥思政课育人功能,推进“翔燕工程”,强化校园网络借贷、电信诈骗等安全教育,深化行为养成教育,选树先优典型。构建“教师引导、朋辈引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做好大学生征兵和军训工作。完善资助育人体系,实现精准帮扶。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落实文化引领战略。扎实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课堂出勤率、抬头率和点头率。普及“燕大校歌”,丰富“燕大精神”内涵,增强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深度发掘学校历史积淀,讲好“燕大故事”。制定学校2017年度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开展第四批基层单位文化建设立项工作。
做好统战、群团、离退休工作。健全统战工作机制,成立燕山大学归国学者联谊会,举办京津冀高校党外人士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学校影响力。做好教代会提案办理落实工作,完善多维度服务教职工关爱体系。完善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模式,完成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建设好老同志发挥作用和开展活动的平台,激励老同志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正能量。
维护校园安全和谐稳定。推进安全隐患网格化管理,加快校园视频监控平台建设。建设实验室化学废弃物中转站,加强化学废弃物管理。完善保密防范工作机制。健全应急处突快速反应机制。拓展校地合作共建机制,建设平安校园。
各位代表、同志们,大学办学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16年举办的一系列“双一流”专题研讨会让我们的目标和思路更加清晰。我校虽然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但是考虑到经济发达省份的大量投入和兄弟高校的迅猛发展势头,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和更加奋进的竞争精神。我们要有描绘“百年目标”和“燕大梦”的自信和勇气;在建校百年的时刻,我们要成为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的中国一流大学;在独立办学百年的时刻,也就是本世纪中叶,我们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积累,将燕山大学建成世界名校。
“稳”是大局和基础,“进”是方向和目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了“稳”,才能更有效地推动“进”;有了“进”,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稳”。2017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要以稳中求进的平衡感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谋划好、落实好今年的工作,并不断创造出亮点与奇迹。让我们牢牢把握住“双一流”建设的宝贵契机,凝心聚力,振奋精神,为把我校建成特色鲜明的中国一流大学而奋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