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报》

时光的痕 刻下爱和希望

作者:马琳珊    
2009-10-09     浏览(205)     (0)

文章回顾了中国的60年历程,描述了中国人民在战火中奋起反抗,领导革命,经历了徘徊和曲折,但始终不屈不挠,最终走向富强。文章表达了对祖国的敬意和自豪之情。


  岁月悠悠,60华诞,时光漫展,甲子轮回。如果说60年是一条河,我们经历了激流,也走过了缓坡;如果说60年是一首歌,我们唱响了高音,也弹奏过低曲;如果60年是一本书,我们翻阅过轻快明丽的散文,也诵读过深沉忧郁的诗歌。60年沧桑岁月,60年灿烂辉煌,我踏上时间的列车,绕过世事变迁,跨过沧桑流转,回归于历史古老的故事。
  60年前的中国,风云激荡,晚清虽灭,思想依然固守;战火飞扬,民国纵立,未来依旧迷茫。纵横九万里,哀鸿遍野,人民在硝烟中悲唱;上下五千年,生灵涂炭,民族等待着富强!奋起反抗,坚忍朴实的民众拿起锄头挥向敌人的头颅,用血肉之躯将枪风弹雨遮挡;领导革命,一介书生以骨为笔、以血代墨书写激昂的篇章,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华夏民族的脊梁!这艰难的日子,我未曾目睹身受,但我那颗真诚的、直面历史的心却从中走过。我会在雨花台前感慨万千,会为八路军女战士的遭遇流泪不已,更是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白骨前心痛至极。用真心去感悟,我才真正懂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背后的激情和敢于承担历史责任和民族兴衰的勇敢。
  以无数的生命为代价,战火纷飞的日子归于历史,炮火硝烟终于沉寂。60年前那开天辟地的一笔,糅合着血与泪展开新的篇章。
  不用再在屈辱中生存,从此昂首挺立的中国人纵然还衣衫褴褛、贫穷如洗,但昂扬的精神已让世界关注。不是没有过迷茫,不是没有过彷徨,站起来的中国人也经历了徘徊和曲折,走过了寂寞和萧离,但纵使有迷雾遮天,希望的太阳依旧照亮前进的方向。南海渔港变为摩登城市,陆家嘴隔江犹望上海滩,万吨巨轮直上重庆港,平湖出于高峡间……在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我明白,幸福的日子早已悄然而至。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流过血与泪,走过痛和伤,但始终压不垮的精神让她在飞扬的风尘中孕育希望,傲然挺立在世界的东方!
  打开尘封记忆,漫溯过往时间,定格在脑中挥之不去的画面,印刻在心上深深浅浅的情殇。我精心体会自己20年的生命中,祖国走过的路程和创造的辉煌,不禁敬意满满、热血沸腾。
  1997年、1999年港澳回归,浇灌紫荆花的不再是滴血的泪,而是祖国的清泉,雕刻大三巴牌坊的不再是屈辱的历史,而是迎接新世纪的光芒。1998年,罕见的大洪水袭来,冲毁了生活的家园,但冲不走精神的殿堂。无数人手挽手筑成了人墙,去承受洪水袭来的击打,挽救家园,让肆虐的水也改变了流向!2001年,成功申奥、加入世贸,改革开放的中国走向辉煌,以雍容大气的姿态融入世界的怀抱。2003年非典传播,无硝烟的战场上众志成城,群星联唱用媒体传播希望。巨大的基础建设投入和科技支出,让天路修成,千里青藏载物满;让卫星探月,万年飞天一梦圆。2008年雪灾地震,冰雪冷冻不了信念,地震坍塌不了希望,共此国殇,生者坚强。阴霾拨开,天空又挂起温暖的太阳。奥运举办、神七问天,世界瞩目,灿烂辉煌!
  伊人如兰缓缓歌,经历风吹雨打,却依旧淡淡的大气的成长,骄傲的花朵散发幽香,弥漫了整个山谷。铁马金戈、剑戟沉沙。昨天画上句号,却绽放开千年不变的笑靥。
  五千年的沧桑岁月,60载的风雨篇章,雕刻了华夏民族春的朝气和万物复苏的生机,刻画了夏的激情和蓬勃向上的活力,炼就了秋的大气和空旷辽远的宁静,还有那冬天的品格和在肃杀中孕育生命、在凛冽中仍存希望、在寒冷中期待光明的精神。
  四季轮回,时光匆匆,我在这一年又一年的光阴里,看到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富强。身为你的儿女,我由衷地骄傲,在你的怀抱里成长,我深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