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报》

纪念我校医学学科暨原白求恩医科大学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拉开帷幕

2009-09-25     浏览(222)     (0)

白求恩医学院门前举行了白求恩纪念馆开馆仪式,揭幕活动由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校长康克和常务副校长兼白求恩医学院院长李玉林共同完成。来自8个国家18所院校的40余名专家在吉林大学白求恩国际医学论坛上进行学术交流,期间展涛担任大会主席。论坛内容涵盖临床研究、医学遗传学等多个领域的前沿问题探讨与交流。


  本报讯(记者 丽晶)9月23日,在白求恩医学院门前举行了白求恩纪念馆开馆仪式,拉开了我校医学学科暨原白求恩医科大学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的帷幕。曾与白求恩一起工作过的现已103岁高龄的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副校长康克和我校常务副校长兼白求恩医学院院长李玉林共同为纪念馆揭幕。
  在纪念馆,各位老校友在馆内留连忘返,康克为纪念馆题词“白求恩精神永放光芒”。李玉林在讲话中回顾了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创建7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指出要继续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承担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作贡献。
  9月19日至25日,来自8个国家18所院校的40余名知名专家聚集我校,在吉林大学白求恩国际医学论坛上进行学术交流。23日晚,吉林大学白求恩国际医学论坛开幕式在华天酒店举行,常务副校长李玉林主持开幕式。校长展涛在开幕式上讲话,他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医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展涛担任大会主席,李玉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副校长PaulS.Li鄄etman担任组织委员会主席。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瑞典克罗林斯卡医学院、韩国翰林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吉林大学等的医学专家分别就“临床研究:中美合作的优势”“洞悉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系统对人类健康的提示意义”“哮喘气道高反应性机制”“关节成形术的首选手术入路”“韩国帕金森病的遗传学”“现代医学与健康”“承载基因和药物的纳米元件的超分子结构研究”等国际医学领域前沿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9月25日,吉林大学白求恩国际医学论坛各学科分论坛在各相关学院进行。期间,吉林大学、长春市护理学会、香港玛丽医院护理学术交流会在白求恩第一医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