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迎接2007年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和母体学校的全方位指导下,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认真剖析、理解评估指标体系内涵,结合学院实际,扎扎实实地加强了各方面的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前不久,学院接受了省教育厅的办学年检,东方的办学成果得到了教育厅专家的肯定:东方科技学院按国家有关规定在理清办学思路、规范教学管理、改善办学条件及深化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很大努力,推动了学院的发展,为迎接明年教育部的评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理清办学思路,加强教育教学宏观管理
通过五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理顺了办学思路,明确了学院的发展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形成了“质量立院、特色兴院、人才强院”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我院是以本科层次教育为基准,以综合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线,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型大学。并制定了《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发展全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学院各方面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规范教学管理,强化教学管理微观控制
学院创办之初,为了全面共享母体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行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管理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随着学院的发展,这种同一化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极不利于对“三本”学生实施因材施教,也有悖于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的要求。为此,学院于2006年8月13日邀请学校教务处及部分学校领导召开了“东方科技学院教学管理研讨会”,系统全面地探讨学院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有关问题,并初步形成了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工作思路。2006年10月18日,学校召开校长办公会暨东方科技学院董事会,明确在学校教务处的主持和组织下,着手实施东方科技学院相对集中于第九教学大楼的独立排课、独立组考、相对地独立管理的工作方案。目前学校教务处已初步完成教室资源的测算工作,并已提交“关于湖南农业大学与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教学管理相对独立运行方案”,有望于2007年春季开始实施。这一方案的全面实施,有利于规范东方科技学院的教学管理,强化教学管理的微观控制。
建立教学监督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东方科技学院已初步建立起了由学生、班主任、专业指导老师、院教务部、院督导组、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构成的教学质量监督网络体系,强化了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教学质量控制的源头,也是实现教育教学宏观管理思路的具体实施方案。为此,学院从2005年开始实行“年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度”,即每年新生入校之前,根据学院办学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编制年级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来实施教学行为。此外,学院正在积极组织教学大纲的编写,全面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形成完善的自有教学文件体系和管理制度体系。
改善办学条件,逐步积淀自有教育资源
对照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根据学院发展的需要,2006年加大了实验室建设步伐,斥资100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已新建成了400座的外语自主视听系统、560座语音室,并建成了80座的金融综合技能训练实验室、80座的商贸综合技能训练实验室、40座的园林设计综合实验室、40座的艺术设计综合实验室以及模拟法庭,并积极筹建320座的公用计算机房及80座的软件工程实验室,逐步积淀产权明晰的自有教育资源体系。
人才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根本。东方科技学院作为“校边校”而紧邻母体,师资队伍建设以“长期依托母体”为导向,构建母体学校委派教师资源库,形成特色化的专任教师队伍主体;以学工辅导员、专业指导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作为专职专任教师主体,少量引进紧缺教师和公共课教师,构建学院专职专任教师队伍,以达到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
近年来,我院在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充实管理队伍的同时,实施引进人才的专业结构导向策略,在心理学、领导科学、生态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等专业领域已具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院鼓励学工辅导员和行政管理人员提高学历、评聘职称、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夯实专业知识功底,为这批年轻人转任教师打下基础,稳定学院自己培养的各类人才。
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打造学院办学特色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进行了全方面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院已有4项省级课题,5项校级课题,2项院级课题在研。其中“创建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荣获省级教改成果一等奖和校级教改成果特等奖,发表论文31篇,出版相关专著3部,社会效益显著,在省内外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学院采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一体化,采用强化英语、计算机知识和专业技能集成教学的方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目前已与省内外38家知名企业共建了适于不同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并与太子奶集团和弘扬家装两大企业开办了校企合作实验班,通过“3+1”模式,全面开展校企合作,实现学生的毕业实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通讯员魏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