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湖北站 - 湖北交通新闻
夏日记忆
作者:魏文娟
“月亮粑粑跟我走,一走走到黄金口,你买肉,我打酒,我们俩人交朋友……”夏夜牵着女儿的手在江边散步,她嘴里哼唱的这首我们童年时的歌谣,伴着阵阵凉爽的江风,仿佛把我带回了童年时的夏天……在儿时的记忆里,夏天总是很难见到父亲。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公路站站长,夏季对公路人来说真是个“又爱又恨”的季节,爱是因为晴好天气特别适合处治各种路面病害,恨则是霉雨季节又会导致管养公路各种病害丛生,养护工作很是辛苦。记得9岁那年暑假的一天,母亲终于经不住我和弟弟的“死缠烂磨”,带着我们去了位于黄金口乡的公路站探望父亲。我们到达公路站时已临近中午,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只见父亲身着长袖长裤,脚上穿着长筒胶鞋,正和同事们奋力地用铁锹搅拌着沥青和碎石,身上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背上。我们高兴地叫着:“爸爸,爸爸!”父亲回过头来看到了我们,先是一怔后,上扬的嘴角突然落下来,严厉地对妈妈说:“这是游山玩水的地方吗?沥青锅里温度多高,多危险,你不知道吗?”“我也不想带他们来,可他们……”此时的母亲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脸红红的。父亲暂停下手中的活计,从上衣的口袋里掏出一些钱,对母亲说:“带孩子们先回去,给他们买些西瓜吃,开学前我有时间会抽空回家的。”母亲叮嘱道:“那你干活时小心点!”转身就带着我们回家了。看着我和弟弟一路上都嘟着小嘴,妈妈安慰我们说:“你们爸爸早上三四点就要起床把炼沥青的灶火升起来,还要熬油后补坑槽,哪有空陪你们耍?他忙完这段就能回家了。”我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从此再也不提去父亲单位的事,却在心里期盼着他回家的日子。
如今的我也成了一名公路人,深深体会到在那个生产环境差,生产工具落后的年代,父辈们“冬守三九,夏干三伏”的工作的艰辛。虽然旧的生产作业方式早已被机械化操作所取代,但公路人“以养路为业,以养好路为荣”的铺路石精神却在一条条畅洁绿美的公路上不断延伸,那凝聚着几代公路人汗水和智慧的大道,必将把我们带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从来没有如此强烈的愿望要去亲近一条河。
八月的一天,一阵莫名的燥热让我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这个冲动鼓励我去亲近家门口的那条河,那条河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清江。
我像一个第一次和姑娘约会的大男孩,忐忑不安地来到了河边。面对心怡的姑娘,我紧张得满面通红,早前准备的姿势和动作,竟然忘得一干二净。我站在河边望着宽阔的江面,有些不知所措。江面轻柔,清静。柔,没有丝毫的媚态;静,处子一般。此情此景,男人的雄性激素在急速膨胀,再加上众多的好友激励。于是,对着静柔的江水我英勇地一头扎了下去,把自己真真正正融进了一条河里。
清江敞开她温暖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
双手胡乱地扑打着河水,两足用力地踢踏着江面,用无头的苍蝇或是热锅的蚂蚁来形容我当时的情形一定是非常恰当。时间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铁的挚友。起初的慌乱已经过去,当我发现其实不需要这么猛烈的动作不需要这么快节奏的时候,才感觉到自己和一条河竟然如此亲近。稍稍镇定下来,我看到:天,比以前远了;山比以前高了;岸,无论左还是右,都是那样的遥不可及;自己,太渺小了,小到还不及从腿边划过的小鱼小虾。周围的仿佛一切都不存在,都是那么地虚无飘渺,唯有清凉的江水是真的。我俯身江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