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通讯员 许磊报道 1月13日,湖北大通互联物流股份公司接到海南省黎安高速互通立交桥项目指挥部打来的致谢电话。1月初,湖北大通互联物流股份公司采取多式联运模式,顺利完成了由武汉海波重工至海南黎安高速工地的3500吨钢结构运输业务,为客户缩短20天的建设工期,节省物流成本110万元,这是鄂州市首次成功开展“公-水-公”多式联运业务。
去年8月,武汉海波重科公司中标承建海南黎安互通立交桥梁项目工程,互通立交桥梁整体结构为钢结构,海波重科生产基地位于湖北武汉江夏区,距离海南黎安项目地1500公里,钢结构总重量约3500吨,部分单
体重量达46吨,部件平均长度达9米,宽度达5米,属于超规件,部分部件为异形结构件,如果采取常规的公路运输,依照目前的运输管制,单途中隐形成本与安全成本就难以估算。大部分物流企业望而生畏,除大通物流外,仅有一家物流企业提出了物流解决方案,但物流成本高达300万,海波重科难以接受。正在海波重科一筹莫展时,大通物流结合自身特点,根据工程要求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一票到底的物流解决方案。
大通物流利用自身公路运输、港口装卸作业、港口甩挂运输货场集散等多方面优势,将此项业务进行系统组织和筹划,通过精心分解测算,模拟组合堆垛,对超大和异
型货物采取公-水-公运输模式,通过公路甩挂运输将钢结构从生产基地集结至鄂州市五丈港码头堆场,由专业工程船舶经长江水道、海运航线直达海南新鑫港,再由大通物流派出的自有车队上岛转运至海南黎安项目工地。1月10日上岛车队圆满完成所有桥梁部件转运任务,配载返途货物安全返回鄂州。此次多式联运全程近40天,比合同预期提前20天。
近年来,大通物流大胆探索物流运作新模式,多式联运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曾多次荣获交通部授予的“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