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交通报湖北站 - 湖北交通新闻

锦旗背后的故事

2015-01-12     浏览(41)     (0)

  2014年12月29日一大早,蕲春县彭思镇党委书记秦孟带着几名干部赶到县交通运输局,将一面锈着“情系群众办实事,修路造福快人心”的大红锦旗送到陈中华局长的手中,感谢交通部门为该镇修建了一条高标准的康庄大道。
  位于彭思镇境内的横茅公路由于建设时间早,通行的重载车辆较多,部分路段破损严重,影响了公路沿线群众的出行。作为进出彭思镇的主干公路,坑洼的路面让公路沿线人民群众出行苦不堪言。家住伍岳村的张志勇对此深有感触,
“这是条破烂路。开车走在这条路上,一路颠簸,如同跳舞。”道路破烂不堪,通行不畅,也给该镇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群众要求修路的呼声强烈。
  民众有所呼,部门有所应。2014年9月,蕲春县交通运输局正式启动了对横茅公路的改造升级工程。资金是排在第一位的困难。为此,该局创新工作思路,以总承包的建设模式,由施工单位先行垫资建设,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和工程进度之间的矛盾。
  与横茅公路一样,青桐公路和张孙
公路也是2014年蕲春县交通运输局在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促进公路沿线经济发展方面所建设的民心工程。近年来,该局以构建“高效、便民、安全、舒适”公共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围绕服务改善民生和服务经济发展两大核心主题,从适应公共需求、建立长效机制入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公路畅通无阻,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了。“现在门前的路修得这么好,我再也不想搬到别处做房子了。”家在大山里面的孙冲村吴建国感慨地说道。“以前
去镇上很不方便,张孙公路通而不畅,晴天灰尘扑面难睁眼,雨天泥泞寸步难行。现在这一切都好了。”由于出行便利了,原本想搬到别处做房子的念头也打消了。
  以人为本,打造服务型交通。蕲春县交通运输局始终坚持把“人”置于交通运输服务的核心,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判服务水平的最终标准。着重加强最后一公里建设,打通断头路,围绕工业园区、旅游景点、特色农业等重要区域,加快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加大管养力度,加强综合整治,从而实现路面畅通、路域优美。2014年,蕲春交通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9.0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交通运输需求,交通部门必须要勇于担当。”面对荣誉陈列室中的一面面锦旗和奖牌,陈中华局长的话掷地有声。(王文林 缪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