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交通报湖北站 - 湖北交通新闻

爱岗敬业“活雷锋”张兵:90万公里,稳当人开稳当车

2013-03-11     浏览(65)     (0)

武汉市公交集团三公司531路司机张兵行车27年,倾情投入公交事业,把乘客当家人,视安全如生命,创造了90多万公里零违章、零事故和零投诉的“三零”奇迹,被誉为“最牛公交司机”和爱岗敬业“活雷锋”。
  1月14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在全省开展向张兵学习活动。3月4日,省文明办、省交通运输厅授予张兵“雷锋式驾驶员”称号。

苦练绝活 开车稳停车准

  张兵,今年45岁,1984年进入武汉市公交集团,1986年正式成为公交车驾驶员。
  坐张兵驾驶的公交车,有个最突出的感受,那就是“稳”,这与他长期潜心钻研、勤学苦练掌握了一手驾驶绝活分不开。
  2001年春季的一天,一位老婆婆买完菜后乘张兵驾驶的公交车回家,途中突遇一辆摩托车横穿马路,张兵一脚急刹车,把婆婆刚买的豆腐摔了,婆婆一路数落。张兵暗下决心,练好过硬技术,把车开得稳些、再稳些。
  为此,张兵开车时把水杯换成无盖的,装满水放在驾驶台上,如果路上行车不稳,杯里的水洒完了,就罚自己到终点站没水喝。经过一番苦练,杯中水越剩越多,终于练成了到终点不洒水的功夫。
  张兵的绝活可不止这一项,每次进站停车,离站台精准到只有一米距离,乘客抬腿便可上车;听车响,便知道车子有没有故障……
助人为乐 把乘客当家人

  27年来,张兵运送乘客500多万人次,创造了“三零奇迹”,靠的不仅仅是一手绝活,更是把乘客当家人的爱心。
  531路老年乘客多,张兵从不催促老“上快点”“下快点”,而是热情地提醒“不要慌”“慢慢下”,为此家住易家墩的刘婆婆出门非531路车不坐,成了张兵车上的常客。
  武汉市三中初中部在汉南车站附近,放学后学生们看到车辆进站,往往蜂拥而上,十分危险。张兵主动到学校建议教师组织学生排队乘客,各年级错时放学。于是,素不相识的学生家长曹女士放心地将女儿叶思宇的乘车安全托付给了张兵,一托就是3年……
  531路途经武汉市第一聋校,乘客中有不少失聪孩子。张兵专程到聋校请教老师,学习一些常见手语。他还把自己两年来得到的几笔奖金凑起来,为聋校100名特困学生买了新书包。

安全行车 创立“四个一”

  张兵常常告诉自己:“本分人要做本分事,稳当人要开稳当车!”他给自己立下了“四个一”目标——“开好每一趟单边、进好每一个站点、用好每一脚油门、服务好每一名乘客!”这成了张兵职业生涯坚守的铁律,也是他自创的安全行车工作法。
  徒弟周凡说,师傅的车子车况总是班组最好的。每一趟出车,除了出车前的例行检查,回来后,师傅还要“围车转一转,看一看”,像个老中医似的“望闻问切”:看车是否漏油、漏水,检查轮胎胎压是否正常,闻一闻轮毂是否有异味,摸一摸温度是否正常,摇一摇乘客座椅或扶手,看螺丝是否有了松动……
  由于汽车保养好,防患于未然,张兵开车几乎没有在路上抛过锚,还由于技术高成了车队有名的“编外修理工”。
  妻子江萍也是公交人,谈起张兵一脸自豪:张兵不但车开得好,人也很好。一次坐公交车去亲戚家,看见路边有辆公交车抛锚了,司机和乘客都很着急,张兵二话没说就下车去帮忙修车。直到那辆抛锚车重新上路,张兵才坐另一趟车浑身油污赶到亲戚家。
  江萍说,张兵有一个徒弟,自己买了一辆大客跑长途,经常打电话劝张兵出去一起干,一个月开他六七千元工资。但张兵总是婉言谢绝,表示自己对公交有感情,离不开公交。夫妻俩至今带着孩子与年迈的母亲一起,一家4口人挤住在一间40多平米的旧房子里。
  张兵被称为公交行业的“活雷锋”,真正体现了当代雷锋精神:爱岗敬业,服务社会;心存善良,关爱他人;不计得失,无私奉献。
  如今,张兵已成为531明星线路的标杆,带动了一群,影响了一片。在张兵这个“义务小教员”的倾囊相授下,整个三公司2012年涌现出1000多名年度“三零司机”,安全费用节约180余万元……
    (石斌 潘庆芳 杨丽芳 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