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交通报湖北站 - 湖北交通新闻

库区百姓新生活

2012-11-05     浏览(47)     (0)
   深秋时节,来凤县漫水乡一些库区农民忙完秋收后,又忙着秋耕秋种。“路通了,车子在田间、屋头两边跑,节省了不少时间。今年我家收割稻谷只花了两天时间,以前要四五天。”说起通路的好处,漫水乡桶子村四组村民向仕军说。“以前想都不敢想,我们这里还能实现机械化。”前段时间,沿着刚修通的公路,村民向代斌将一台新买的收割机开到了田间。
    酉水河穿过漫水乡,由于塘口、纳吉滩两个电站大坝相继修建,该乡成了名符其实的“库区之乡”。为让库区百姓尽快过上新生活,乡党委、政府加快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建设步伐,打通出口路、经济循环路,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群众建设库区新农村。
    随着公路的开通,群众致富的路子宽了,干劲足了,想法多了。
    据桶子村支部书记张应品介绍,三组的好几户村民正在筹办生猪养殖场,二组的谷种基地今年收益也不错,运输方便了,明年将计划增加基地面积。
    谈起不通路的历史,乡党委书记胡大林感慨万千:“全乡13个村有7个村位于库区中心地带,移民搬迁人口达3700人,库区淹没耕地面积达1000亩。桶子村是一个典型的库区村,全村13个组有11个组位于纳吉滩库区。长期以来,由于河道阻隔,修建村级公路成了村民最盼望的事。”“修路之前,什么都靠肩挑背驮,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非常艰难。”当村支部书记20多年的张应品,对行路难有很深的感受。
    今年,通过乡、村两级的积极争取,修路的事情得到县里的大力支持,破例新增了桶子村龙凤坝至冉家坝6.5公里的村级公路建设项目。路修好了,张应品多年的心愿终于如愿以偿。“我们今后的目标是打造特色院落、特色种养和生态旅游,带动库区村所有群众走上致富路。”路通了,老张又有了新的想法。
    青山连绵、绿水泛波,蜿蜒的乡村公路时隐时现于村寨院落之间,栋栋特色民居点缀在田园,和谐、特色、富裕在整幅画卷里体现。 (田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