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位于鄂、渝、陕交汇处,地处秦岭南麓、巴山北坡,农村交通不便是十分突出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2004年以来,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突飞猛进,截止2011年底,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310.41公里,改善了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条条水泥路成为竹溪人民脱贫“致富路”。
由于受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安保设施不完善、不配套,加之竹溪山大,地理位置特殊,农村公路多临崖、临水,路窄、弯急、坡陡,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给安全行车带来了一定的隐患。据统计,全县共有农村公路危险路段2018.116公里,其中特别危险路段655.604公里。
领导重视 机制完善
6月中旬,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全县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出台《竹溪县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同时召开全县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暨养护管理督办推进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通过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奖惩机制,确保了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此外,将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纳入乡镇及村委的道路交通安全考核范畴,以确保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完善、有效。
整体推进 科学实施
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先试点后铺开,通过典型带动,指导面上工作;坚持先设计后施工,按照安全、环保、经济、实用的总体要求,充分论证设计方案,确保工程实施效果;坚持统筹规划,抓重点带一般,优先“危桥险路”,整治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连续下坡、路侧险要等行车安全隐患路段。
实施中,每个乡镇确定3条“示范路”作为创建目标,各乡镇创建总里程不低于20公里,达到典型引路,全县推广的目的。同时组织专人到邻省邻县考察,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如蒋家堰镇通过学习借鉴陕西省平利县经验,投入59.6万元资金为2公里通村路安装全镀锌钢材缆绳,使安保设施建设既经济实用,又安全美观。
广辟渠道 筹集资金
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资金需求巨大,竹溪交通运输部门克服困难,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筹资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筹资模式。
争取政府资金,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结合资源开发筹措资金,统筹利用各类建养资金,鼓励村民自愿义务投工、投劳,动员公路沿线受益的农户负责一般危险路段的疏通、扩宽、清理边沟等。
强化管理 确保质量
规范安保工程建设程序,坚持先设计后施工,凡符合招标条件的,一律进行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严格控制工程造成价,做好项目管理。注重加强对安保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现场安全生产的监督,对具备条件的引入社会监理制度,强化施工全过程监管,严格按照工程竣(交)标准验收。
竹溪县丰溪镇在抓安保工程质量管理中,用“五制”治住了“豆腐渣”工程,即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和工作例会制,严格落实巡查制,规范档案管理制,实行统一验收制。通过一系列措施,真正将安保工程建成“民心工程”、“放心工程”、“满意工程”、“阳光工程”。
优化设计 注重生态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突出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中,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建设经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对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九里岗茶场路被称为竹溪人的“健身路”,考虑到人们健身需要,在实施安保建设中,充分体现生态景观与安全保障相得益彰的特点,按照“宜灌则灌、宜乔则乔、宜花草则花草”的绿化理念,在道路两旁安装了路灯及各种警示标牌,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使这里也成为竹溪人的“天然氧吧”。
目前,全县655.6公里的特别危险路段已全部改造完成,安装波形钢护栏19900米,新建钢筋混凝土防撞墙15500米,设置示警墩15950个、标志牌1857套,共投入安保工程建设资金2381.2万元,切实保障了老百姓安全出行。
(张波 孙永刚 吴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