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是神的化身。他年轻时力气最大,胆子最大,干活最行,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自叹不如。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他就是一棵参天大树。父亲生在旧社会,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却有着异于常人的先进思想。他始终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他的影响下,我们几个子女成为村里为数不多能够圆满完成学业的人。
父亲八岁就失去了父母,经历了人生无数的磨难。正是因为这许多的坎坷经历,成就了他坚韧、刚正的性格。为此,他也吃过不少苦头。年轻时,他敢和村里的大队干部对着干,甚至动手,原因是大家心中都雪亮一般的事实:他们做事不公,厚此薄彼。于是,父亲几乎每年都被大队干部抓去办“学习班”,类似于现在的劳动改造。改革开放以后,父亲凭着勤劳的双手,刻苦钻研梨树嫁接技术,年年获得丰收。我们吃得饱了,穿得暖了,与过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父亲虽然性烈如火,但对子女却是疼爱有加。那年我刚参加工作时,天气很冷,父亲骑着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冒着暴风雪,骑行百余里,将被子送到我的单位。当时,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从我们老家到县城坐汽车也要近2个小时才能到达。父亲凭着对儿子的无比牵挂,顽强的到达了目的地。父亲怕影响我的工作,来不及喘口气,就又匆匆往回赶。时至今日,漫天飞雪中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仍时时在我眼前显现。
父亲现在七旬有余,但他仍然坚持每年回老家做农活,赚取微薄的收入补给我们,生怕给我们增加任何麻烦和负担。但我依然发现,父亲年轻时那铁塔一般的胸膛已经干瘪,曾经孔武有力的臂膀已毫无生机,岁月使他的背驼了,牙掉了。父亲真的是老了,终有一天将弃我而去,我将再也享受不到这种浓浓的父爱。
父亲一生清贫,终其一生,他没能给我留下可观的财产,但他留给我的精神财富却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身上永远闪耀着不可磨灭的人格魅力。人生如果有轮回,我来世仍愿意和他做父子。不同的是,我愿意来世来照顾他。父亲对我的浓浓爱心,就象春雨一般,缓缓流入我的心田,润物而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