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湖北站 - 湖北交通新闻
三伏天里的养路工
作者:苏敬华
夏日三伏,烈日炎炎,连日来,松滋市最高气温达37℃以上,连续的高温天气几乎令人窒息。
25日,又是一个高温天气,天空中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掀起一阵阵热浪,路上几乎没有行人。上午9点,松滋境内红东线公路大修工程拌和场内早已是机器声隆隆,一台巨大的拌和机蒸腾着热浪矗立在工场中央,10多辆拖车和铲车穿梭在工场内,运送着沙石,并将拌和好的石料送往红东线杨林市施工路段。
红东线松滋境内最长的省道,是连接湖南、广东及周边县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今年4月,由松滋市公路管理局公路养护中心承建的红东线大修公路正式开工建设。
在红东线杨林市段施工现场,10余名身着桔红色标致服的养护工正在刚铺装的沥青路面上整平作业,周边巨大的噪音、滚滚的热浪、刺鼻的气味直让人胸闷、昏眩。
从早上6点到傍晚7点,火辣辣的太阳一直暴晒着路面,地面温度高达42摄氏度。但炎夏正是公路沥青摊铺的黄金季节,不但工程质量好,施工进度也快。
此刻工人们正在进行铺筑沥青路面。只见一辆运输车在前面将拌和料倾倒在摊铺机内,摊铺机又不停地把滚烫的沥青吐到路面上,七八名工人手握长柄铁铲跟在摊铺机后面平整沥青。在他们身后,紧跟着一辆压路机。回头望去,后面一条长长的,整洁、平整的沥青公路已经展现在眼前。
一段路面铺好后,工人们利用短暂的间歇时间立马跑到路边过道上喝水。“我们每天早上5点就开工了,一直干到晚上7点才停工。为了赶工,有时候连吃饭的时间都顾不上。”正在一旁指导施工的项目经理郑昌球说。郑经理说,他们每天都要“灌”下五六只热水壶那么多的水。随车而带的水常常被“蒸”得滚烫,喝下去又是一身汗,就像蒸桑拿一样。在一旁的摊铺机刘师傅调侃说:“身上穿的长衣长裤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所以尽管每天都要喝下那么多水,但是几乎不需要上厕所,都变成汗水流走了。”
大约过了四五分钟,又一辆满载着沥青的运输车开来,工人们立即起身继续铺下一段路。刘师傅上了摊铺机。刚从车上卸下来的沥青混凝土“吱吱”冒着热气,伴着混凝土散发的刺鼻气味,一阵热浪扑面而来,呛得鼻子直发酸、眼睛也睁不开了。刚碾压过的路面温度可达到60多摄氏度。刘师傅头戴草帽,脖子上缠着一条发黄的毛巾,一身长衣长裤把身体裹得严严实实,被汗水浸透了的桔红马夹上结着厚厚的一层盐碱,脚上穿着一双变形的胶鞋。刘师傅的胶鞋烂得特别快,平均一个月要换两双鞋,鞋底不是被磨破了就是被烫变形不能穿了。
每天工人们依旧在忙碌着,没有休息时间,必须乘着高温持续施工。据了解,到目前为止,红东线17公里大修工程已分别完成6.5公里基层和4.5公里面层,预计10月中旬将全面完工。
在这个炎炎夏日,美丽的桔红色成为公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