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湖北站 - 湖北交通新闻
一条短信传真情
4月23日,省厅“三万活动”第一工作组的李庆九收到一条短信:“李伯伯,您还记得我吗?我是曾茹婷,我要告诉您一个喜讯,我参加第九届天地杯作文竞赛的作文获奖了,这是我第一次获奖,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的。”一看便知,这是硚口村三组村民曾祥佳读六年级的女儿发来的。
看完短信,李庆九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小丫头能在第一时间传递喜讯,是真没把自己当外人啊!他清楚地记得那天走访小女孩家的情形:
4月8日傍晚,工作组去她家走访,正好曾茹婷周末放学回家。调查中他们了解到:曾茹婷姐弟俩是留守儿童,由年逾古稀、右眼失明、患有风湿的奶奶照看。父母都在浙江温州的服装厂打工,一年才回家一次。
调查完毕,李庆九和性格开朗的小女孩聊了起来。得知她喜欢写作,理想是当个作家后,李庆九鼓励她要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学习。临别时,给她留下便民联系卡和手机号,告诉她需要时可以随时拨打。
没想到时隔半月,真收到了孩子报喜的短信。李庆九回过短信后,再无回音,估摸孩子是借别人手机发的,于是和王新华一起,趁着天还没黑,特意赶到了小姑娘家,送去了几本她渴望得到的书籍。小姑娘接过书,马上如饥似渴地翻看起来,激动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得到这么多好书!”
“五一”节后,李庆九又从武汉带去了几本适合初中生学习的读物和励志书籍,送给这个爱读书的孩子,希望她能将学习进步的好消息及时分享给工作组的伯伯们,还叮嘱她要和小伙伴们分享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只是省厅“三万活动”工作组队员“扑下身心访民情,百姓疾苦记心头”,与当地村民结下深厚感情的一个缩影。省人大副主任、厅党组书记林志慧指出,党员干部要带着感情进农村,“带着感情”不是简单地送钱送物,而是重在增进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自从3月9日进驻洪湖市乌林镇硚口村后,第一工作组的队员们首先向村支书了解村里的人口、土地、农业结构、种养殖品种、生产生活环境等基本情况。进村当晚,工作组就召开村委会干部座谈会,宣传“三万活动”的重要意义,通报了工作组的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和工作纪律。
他们注重创新工作方法,相继召开组长座谈会和村民代表座谈会,倾听村民的声音,大力宣传“三万活动”的意义,短时间内做到家喻户晓,使“三万活动”深入人心,为入户访民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访民情的过程中,工作队员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解困惑,化矛盾,真正做到“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深得村民的信任和喜爱。
据了解,省厅其他三个驻村工作组的同志都能扑下身子,扎扎实实地开展“三万活动”,与村民结下深厚的友谊。他们通过宣传政策、走访民情、为民办实事,牢固树立了群众观念,切实增进了同农民群众的感情。 (杨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