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埗游会始于何年,今已无法查究,至解放初停办。
据村中长者追忆,增埗游会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举行。当日清晨,卢屋、塘边、沙墩三条自然村的12位彪形大汉,从卢屋北帝庙、塘边观音庙、沙墩康王庙依次抬出北帝、观音、康王三位菩萨,集中在三村交界中心——约亭(现为建年印刷厂),待命出发。
游会的重头戏是观音、北帝和康王三大菩萨的出游,俗称“走菩萨”。期间万人空巷,各村百姓纷纷走至街头,争先恐后抚摸三位菩萨,祈求风调雨顺,合家安康。其中,北帝拥有的“粉丝”最多。北帝像出自卢屋泥水散工卢堂之手,坐堂在卢屋鸡公庙(又名北帝庙,现存)。卢堂的师傅是石龙人,家住石龙。据说,卢堂学徒初期只能为师傅做搬砖、搓灰等重活,偶尔砌墙装修。由于他善于学习,细心观察、揣摩,逐渐把各种建筑构件的造型、结构特点和搭配的技艺学到了手,后来甚至代替师傅装点门面,专做一些精细讲究的活,且常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杰作。
解放前,增埗游会主持人请卢堂的师傅新塑一尊北帝像。结果,师傅做的北帝像比例严重失调,卢堂故意将其碰破,师傅大怒,责令卢堂赔做一尊。卢堂暗喜,彰显技艺的机会终于来到了。短短十几天,新北帝像诞生了,只见其眉长须飘,面似冠玉,笑容可掬,慈祥可爱。这尊北帝像在当年的增埗游会中大出风头,男女老少被其“酷帅”的形象所倾倒。反观走在前面的观音像,虽头戴宝冠,身著彩衣,肩披皱帛,胸饰璎珞,却相形见拙;后面的康帅像,虽英武威严,浩气冲天,亦犹不及。游会后,人们戏称:增埗游会,北帝为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