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我镇召开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64名镇人大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了《东莞市茶山镇总体规划修改(2008—2020)》的决议(草案)。
大会由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翟崇碧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总规设计单位对上版总规的主要调整介绍。介绍表明,调整的主要原因一是区域大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东莞城市格局在变,三是茶山自身的发展思路在变,四是东莞新火车站、R2线、铁路货运场等重大基础设施落户茶山,为其城镇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迫切需要修改规划以适应项目建设的需求。
总规主要调整的内容包括城镇性质、规模、空间布局、综合交通和重大基础设施等五大方面。鉴于茶山区域角色、职能和产业发展方向的转变,茶山的城镇定位为:东莞市东北部以专业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为主导职能的特色城镇,大市区的交通门户、副中心。
城镇规模确定为:至2020年,人口规模为29万人;用地规模32.6k㎡,人均建设用地112㎡/人。
空间布局调整为 “一心、三轴、多组团”空间结构。“一心”指的是整合城镇中心、客站枢纽地区和一河两岸地区,构成“区域商贸+地方服务+休闲居住”的多元复合功能大中心区。“三轴”分别为茶兴路、茶山路、安泰路三条城市扩展和功能组织的主要轴线。“多组团”是通过铁路、河流、中心绿地自然分割,形成城镇中心客站综合发展、铁路物流、南社休闲旅游、增卢综合发展以及南部产业发展区六大功能组团。
综合交通调整对外交通方面主要是强化区域联系,建立外联区域、内聚功能的对外交通体系。镇区内将形成“六纵六横”的道路骨干系统。六纵为:莞龙路、方中路、增溪路、桑茶快线(安泰路)、卢元路和生态园大道;六横为:生态园6号路、茶兴路(旧石大路)-金山路-超横路、茶山路(新石大路)-圆山路、沿溪路、增卢横路和东部快速。
根据茶山未来对文化、体育、医疗、供水、电力、通信、环卫等基础设施的要求,总规进行了重新调整,布局安排更加合理。
汇报、评审后,全体代表举手表决,通过了《东莞市茶山镇总体规划修改(2008—2020)》的决议(草案)。翟崇碧强调,全镇各部门、单位和个人要增强执行城市规划的自觉性,规划、城建、国土、综合执法等部门要强化管理,加强监控,确保城市有序发展。(冉常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