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报电子版 - 《茶园》
漫涂琐语(20)
作者:林维新
文章介绍了东莞的一些地名和历史人物,包括茶山圆头山人、东莞伯何真及其八子、石龙曹世麟先生、可园内的“擘红小榭”、东莞中学历届毕业师生名单中的“陈雪轩”、袁昌祚对联的巧对等。同时也指出了一些问题,如地名变换不得和郑鉴枢先生引用时的错误。
● 或曰,茶山圆头山人、“东莞伯”何真有八子,荣(耀先)、华(永先)、富(茂先)、贵(奉先)、崇(希先)、宏(彦先)、弼(丽先)、维(卓先)是也。然[民国]《东莞县志》卷四十五于举人“何应潮”条下注“真孙鋹子”,且于贡生“何鋹”条下注“应潮父”,可知何鋹亦是何真之子。
● 石龙曹世麟先生以诗书名世,人不知其亦善绘事。退休后曾画墨竹并题诗云:“归来学艺岂非迟,晨起涂鸦夜诵诗。音律未谐佳句少,胸无成竹写偏枝。”
● 可园内有景点名“擘红小榭”。“擘红”者“剥荔”也,语出宋代诗人方岳《送荔子方蒙仲》诗。辛巳(2001)秋,笔者遵嘱为该景点拟联三副,其一云:“笑靥尽堪怜,疑酣琼醴红潮起;诗脾端可沁,欲吻冰肌白雪凉。”尽,读“准”,繁体作“儘”。莞邑著名书家叶树平,诸体皆擅,曾以隶书木刻此联赴台展出。
● 东莞中学历届毕业师生名单中有名“陈雪轩”者,非白屋先生也。
● 袁昌祚以“东莞茶山青鹤湾”巧对南雄太守之“南雄梅岭乌猿洞”,传为美谈。联文所列皆为地名,变换不得。然郑鉴枢先生之《楹联讲座》(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引用此联时,竟作“东莞茶山白鹤湾”。“白”字仄声,“青”字平声,就声律而言,“白”胜于“青”。然茶山并无“白鹤湾”,若非以讹传讹,则郑公自是“想当然耳”。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