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陈文新“名家论坛”讲述50年科研人生

2009-09-25     浏览(246)     (0)

中科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学及细菌分类学家陈文新应邀做客新学期首期名家论坛,讲述了自己50年的科研人生之路,培养了一批学者成为我国根瘤菌研究领域里的主力军。陈先生表示爱国热忱与事业有很大的关系,身体是工作基础。讲座打动了现场师生,获得了六次热烈掌声。



崔洪杰/图


  本报讯 9月10日,中科院院士、我国土壤微生物学及细菌分类学家、我校生物学院教授陈文新应邀做客新学期首期名家论坛,向师生们讲述她50年的科研人生之路。校长柯炳生主持本期论坛。
  “根瘤菌”,陈文新为它奋斗了大半生,她用“安贫乐道”的精神,守住数十年的寂寞时光,换来了中国在国际根瘤菌分类方面的重要成就———现在国际上发现的四大根瘤菌属中,有两个为陈先生所发现,67个根瘤菌种中,有26个是陈先生的团队所发现,建立了国际上最大的根瘤菌资源库。1958年至今,陈先生跑遍了祖国的各个地方,从新疆西藏到长江口岸,从东北到海南,一张中国地图上布满了红点,每个点代表一个县,这是她几十年来采集过标本的地方。采集标本是很苦的事情,在海南时,必须拿砍刀进山,一边开路,一边进山。每当有人退缩时,陈先生就教育他们:“做科学研究要不怕繁琐,不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正确地对待它。”一大批学者在这样的教导下,逐渐成为我国根瘤菌研究领域里的主力军。
  “生长在这样的一个国家,是一件幸福与骄傲的事情。”回忆起她所经历的几个特殊年代,陈先生说,爱国热忱与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有很大的关系,父母爱国精神的熏陶和毛主席的教育让年轻的陈文新对农业研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孜孜以求的奋斗了50多年,陈先生将其50年的科研人生凝练为41个字:一心为祖国思想;认定方向,坚持到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怕繁琐和失败;身体健康是工作基础。
  年过八旬的陈文新院士铿锵有力的声音和依然敏捷的思维打动了现场的师生,从入场到讲座正式开始,现场响起了六次热烈的掌声。“陈先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场学术讲座,更是一个 50年来为人师的学者所展现的精神气质。”传媒071班的梁植睿说。(张思瑶 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