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南油气田新闻中心 - 四川石油报

为夫捐肝引发员工热议

2010-11-16     浏览(25)     (0)

  □重庆公管新闻中心 刘渝强爱与哀愁
原来以为不再流泪了,可是当嘴里咸咸的时候,才发觉自己真的哭了……深秋是寒冷的日子,一个瘦弱的女人默默地捐出自己的肝脏。面对着晚期肝癌的丈夫,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生死离别,这个叫杨青的女人真的无法选择。没有什么情爱绵绵,拥有的只是不离不弃的誓言和相互搀扶的心愿。无论她怎样积攒勇气来努力微笑,她的心和这个深秋一样凄寒。她的憧憬在她不停地祈祷中日渐简单:“活下去,我的世界不能没有你!”
  罗先志夫妇和我认识在云台的川东钻探公司职工医院。报纸上的两张憔悴的面孔已经让我忘记他们过去年轻的容颜。我真的不知道这两个熟悉的名字里覆盖着这么一个辛酸的故事和这样一个多情的女人。记忆中的杨青,每天在职工医院单身宿舍楼操持着家务,乐不可支。经常在外出差的罗先志每次回来,都要笑容满面地向单身楼的左右邻居问候一番。如同职工医院里所有聚少离多的家庭一样,夫妇俩珍惜一切相聚的日子,总能看见他们形影不离地买菜做饭,洗衣散步。没有一句争吵没有一次红脸,平淡而简单,淳朴而实在。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这个瘦小的女人为什么会不顾一切地为丈夫捐肝,那不仅仅是恢复一个创伤男人的生命和时间,而且是成就他作为一个丈夫的自信和尊严!这不仅仅是两情相悦的爱恋,更是经历时间和岁月,经历沧桑和苦难的考验!让我陪伴你度过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和你一起变老;让我分担你生活中每一个痛苦,和你一起变老,这就是婚姻赋予妻子和丈夫名义的责任。尽管在我们每天面对的字典中从来不陌生这两个字眼,但是责任两个字在许许多多的时候,开始依稀珍贵,并且在一些人心目中遥不可及,高不可攀。
  日子渐淡如水。看惯了身边许多家庭结合了,又有许多家庭分开了……这些来去匆匆的情感,让婚姻成为了速食快餐。平淡无奇或者惊心动魄,留下的我们,只能将这些亲眼目睹的笑痕和泪滴掩埋于深处,做一个静静的笨拙的观众。
  直到今天,如果不是杨青和罗先志的故事,也许我和许多人一样,我们注定要错过,错过在这个鼓噪喧腾的都市里去认真地思索、深情地回眸。一个瘦小女人守候丈夫平安的愿望让我们明白,在这个城市的天空,我们孤独地飞翔,羽翼载满憧憬也载满沉重。
  谁在为夜色中远行的人默默祝福?谁在为灯火阑珊处忙碌的身影深切地担忧?许许多多的牵挂无处不在,恍如期盼和丈夫一起延续生命的那个瘦小女人的眼睛,一眼就能看穿我们其实很透明的落寞和脆弱。
  面对着华西医院,面对着这对彼此用爱温暖自己生命旅程的夫妇,面对一个渴望和我们一样享受天伦之乐的三口之家,我们孱弱得不能承受:爱与哀愁!
□川庆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颜英爱 永不止息
已经很少被报刊上的一些新闻人物所感动了,因为那些都离我们太远而没有真实的感觉。然而读了 《四川石油报》上《为夫捐肝 生死不离》这篇报道,我的心却真的被罗先志、杨青这对夫妻的感人事迹所击中。
  我想到了《哥林多前书》的一段讨论爱的文字:爱是恒久的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爱是永不止息。人们总是会为它的关系深刻而感染,它对“爱”有很好地诠释,蕴涵了不能不令人为之折服的人类良好品性的期求。
  罗先志、杨青他们之间,也许没有热恋情人中那样多的甜言蜜语,没有那山无棱般的海誓山盟,没有浪漫的花前月下,甚至没有周末相约看场电影。在外人眼里,他们不过就是众多搭伙过日子的一对普通夫妻,不足为人所道。然而,就是这普通的情感,他们却用自己纯朴勇敢的行为,用自己的全人格全生命对爱做了最美的诠释。
  患难见真情。一场大病,让我们见证了人心,见证了世间自有真情在。他们的爱是那样执着,不求自益,对爱人生命的渴望超越了自身。他们相信真情能感动天地,有爱就有一切,生命有了延续爱才能得以继续体现。
  这份爱,温暖了2010年的冬天,温暖了石油人的心。
□川中公管中心 段恒正震撼心灵的道义
读了 《四川石油报》刊载的 《为夫捐肝 生死不离》的感人故事后,心情为之震撼。这则报道不但反映出妻子杨青与丈夫罗先志的不弃不离和忠贞爱情,更显现了我们的新闻工作者那大爱无疆的胸怀。11月8日,是新闻工作者难得的节日,这一天,新闻工作者们以爱心捐助的行动度过。
  罗先志的命运是不幸的,但感人的故事更加激发起了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记者们,他们既负起了弘扬正气,服务企业,用先进思想鼓舞人,用先进文化塑造人的重任,又以实际行动为一个遭遇不幸的、身患肝癌晚期的重症患者进行了爱心救助。使患者树立起了重获新生的坚定信心,让人们真正看到和感受到了“危难之时,企业就是职工信赖和依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