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学院 - 《梧州学院报》
大学新生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这篇文章针对新入大学的学生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包括过好角色转换关、环境适应关、人际交往关、学习适应关和生活自理关。这些建议有助于新同学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金秋九月,又一批经过高考洗礼的学子满怀激情走入梦想中的高等学府,从高中到大学,这是一个角色转换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新同学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都会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心晴老师特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助新同学尽早完成角色转换,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活中,成功开始大学生活。一、过好角色转换关从某种意义上说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部分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通常都是生活中的中心人物。但是一跨进大学校门后,就只能有少数人保持原来的中心地位和重要角色。大多数学生将从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转变,自我评价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这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正确认识到角色的改变,尽早做好思想准备,正确评价自己,就能较好地、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少走弯路,减少心理压力。二、过好环境适应关多少新生入校后对大学生活或多或少都有“幻灭”之感。抱怨学校教学设备不如意,图书资料贫乏,甚至怀疑自己当初拼搏是否值得。这是因为他们在入学之前,在心中将大学过于美化,面对现实校园而产生的失落感。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更需要放弃不切实际的期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信环境并不能决定一切,在同样的环境下,人也可以达到不同的发展水平。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优势,使个人的能力与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促进与提高。
大学新生除了熟悉校园环境,还应该主动接触这个社会环境。把自己关在大学校园里面闷头读书,对外面的社会不闻不问,是永远也不会适应社会环境的。勇敢地走出“象牙塔”,到校园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不逃避现实也不做无根据的幻想,有目的地进行一些有益有利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认清楚自己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的实际位置。三、过好人际交往关新生离开熟悉的家乡环境,踏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心理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有了朋友,生命才显示出它全部的价值。所以,新同学一定要主动发展新的人际交往圈,尽快认识同班同学,和同宿舍同学搞好关系是很好的办法,寻求老乡或者高年级的学长帮助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由于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学生的“异质化”程度很高,地区的差异会使新生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一时难以适应,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容易发生冲突。所以学会与不同背景的同学相处,学会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是新生入学适应的重要一课。如果感觉别人的生活方式有碍于你,可以与其进行沟通,委婉地提出,并适当地进行自我的调整。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给别人提意见一定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以免使对方难堪、丢面子。四、过好学习适应关对于学习,新生最容易走入三个误区:误区一,大学课程很轻松;误区二,大学文凭很好混;误区三,照搬高中老办法。但很快就会发现,大学的学习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首先,理论课的枯燥让人一时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太自由的时间反而使人缺乏必要的约束,可能因此导致成绩在“挂科线”左右徘徊。其次,大学课堂里学的是“知识的精要”,大学老师的角色定位多在于“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非常快地讲授完教学内容,如果沿袭高中的学习方法,整天泡在书堆里面,猛做题,猛背理论是不合适的。要求同学们多“课前预习、课中记笔记、课外多复习”。另外,大学学习中,知识的汲取并不是唯一。团队意识的强化,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些都是大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造就的是综合性的全方位人才,而不是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所以,对于自己各方面能力的锻炼都不可忽视。五、过好生活自理关对于一部分新生来说,第一次开始独立生活。因此,要学会自我管理,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应学会日常生活的打理。要学会准时起床、运动,学会自己料理床铺,收拾房间……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和同学进行交流就更好了,因为同学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钱财的管理。由于家长一般每月或每几个月给一次生活费,大学生就要自己独立计划如何进行消费。计划不当甚至没有计划的学生常常在最初的时间里大手大脚,把后面的伙食费提前花掉。要有“理财”的观念,要注意考虑:在生活中,哪些开支是必须的,哪些开支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钱要花在刀刃上,要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消费,可花可不花的尽量少花。要尽量按照计划执行,多余的钱可以存入银行,以备急需时使用。,我相信,只要有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同学们会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的。(心晴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