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学院 - 《梧州学院报》
今年暑假掀起“实习”热
我院暑假有近2000名学生留校实习,目的是提高竞争力,增加找工作的筹码。实习生人数大幅上升,不少单位还发生实习生人满为患的情况。不少实习生采取主动找新闻,积极向老记请教等措施,收获良多。不少实习生表示,实习受益良多,加深了同学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报讯]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暑假我院有近2000名学生留校,而“实习”成为了不少同学的首选。实习学生表示,他们实习的目的是想尽早接触、了解社会,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增加找工作的筹码。不少接收实习生的单位反映,以往来实习的基本都为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近两年多了低年级的学生。大学生暑期实习人数大幅上升,不少单位还发生实习生人满为患的情况。
据了解,暑期我院各系部都有学生参与实习。法管系充分利用与实习基地建立的教学科研实习共建关系,安排73名学生到梧州市各检察院和政府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假期专业实习。在实习期间,他们除了完成一些日常工作外,还下乡体验基层生活,见习案件的开庭审理,参加梧州市全民健身活动等。院报也推荐了18名优秀记者分别前往西江都市报、梧州电视台、桂林晚报、广西日报等市内外媒体单位进行实习。实习中,他们学习了新闻采写、电视专题策划、电视报道等专业技巧,总发表稿件量达140多篇,其中有7篇稿件在《广西日报》见报。实习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以及敬业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实习单位的肯定。西江都市报总编钟志权说:“实习生在报社里锻炼,不光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也为报社采写了不少有价值的新闻,表现都不错!”
由于实习生爆满,很多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并不轻松。在西江都市报实习的唐维维告诉笔者,同一时期报社的实习记者很多,报社刚签约的记者就有7名,院报的实习生有7名,再加上中文系的实习生,报社老记者根本照顾不来。实习刚开始她有些心理落差,因为根本没有多少机会跟记者出去采访,但也深刻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她采取了主动找新闻,积极向老记请教,历经辛苦,文章发表出来,心里更是激动。
不少实习生表示,实习受益良多,加深了同学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邓杨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