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 - 《南京医科大学报》
外国语学院积极为学生“跑工作”
作者:张玲玲
面对今年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外国语学院把关心学生就业作为学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学校“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程的要求,为毕业生就业做一些实事。学院针对学生就业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因为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也无社会关系,对未知的前途感到十分迷茫,迫切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为此,学院特别成立“为学生‘跑工作’工作小组”,召开动员大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并发起倡议,呼吁全院教职工为学生就业找门路、出点子。
首先从实习环节入手搭建就业渠道。作为刚设立的医学院校英语专业,想要开辟长期、稳定并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实属不易。学院一方面召开毕业班座谈会,了解学生实习和就业意向;一方面在教务处实习科的协助下积极寻找合适的实习单位。调查中发现前两年毕业的学生中有人选择到医院科室对于想考研的学生,学院给予了大量支持和帮助。从学生进入大三起,学院就邀请硕士毕业来校不久的年轻老师、外校在读研究生、考研已被录取的学长介绍学习和备考经验。在学生通过初试之后,又组织老师指导她们如何复试。今年毕业生中,占21.4%的学生考研成功,继续深造。
学院还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很多教师了解招聘信息后,都会第一时间把信息反馈至学院,直接或间接帮助学院找到用人单位、做用人单位的工作。有位老师得知一家知名翻译公司招人的信息,立即打电话通知学院,一位苦于无就业门路的学生抓住机会,最后顺利被录用。老师们说:“大多数学生掌握不了就业的第一手资料,信息不对称导致错失良机,实在可惜。这些信息对于我们不算什么,却能帮助孩子们找到一份工作。”
这两年,学院不断利用各种资源和方法,建立就业网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渠道,增加学生就业优势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