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乐山师范学院 - 《乐山师院报》

2009 年“挑战杯”我校参赛队载誉归来

作者:张琦    
2009-06-30     浏览(531)     (0)

乐山师范学院参加2009年“挑战杯”获得好成绩,两个参赛作品分别获得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一等奖。作品的主要负责人和指导老师在座谈会上分享了参赛体会和成果,学院领导表示将加强科研支持和奖励制度。


  2009年“挑战杯”,我校参赛师生载誉而归。20件参赛作品,取得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五项,三等奖七项,优胜奖六项,团体总分名列全省第八名的好成绩,是我校历届“挑战杯”中参赛作品最多、质量最高、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长江上游竹林主要害虫危害动态及其预测模型研究》获自然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一等奖,《媚俗与救赎———从“艳照门”新闻现象看当代新闻价值观的变异以及救赎策略》获哲学与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一等奖。两个作品都将在今年10月代表我校参加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总决赛。这是6月18日,在参加2009年“挑战杯”座谈会上校团委书记张科的一份靓丽报告,与会的学校副院长谢相勋、张元勤代表学校向参赛师生表示亲切的慰问和热烈的祝贺。
  《长江上游竹林主要害虫危害动态及其预测模型研究》的指导老师杨瑶君说:“当乐山师范学院的名字第一个在大会上被叫响的时候,我非常感动。在6年的努力中,我们去长江上游进行实地考察,克服了许多困难,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同学们的长期努力下取得了这样的成绩,这体现了学校对科研的重视和我校的科研实力。”作品的主要负责人廖莉容同学在座谈会上讲述了他们在科研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她说,在采集虫害资料的过程中,他们翻山越岭,仔细调查感(下转第2版)
  -----------------转版-----------------
  上接第1版)染竹虫害的竹子,想尽办法掌握准确的资料。确定了竹林主要害虫危害动态及其预测模型,并将科研成果推广到了10万亩竹林,并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
  《媚俗与救赎———从“艳照门”新闻现象看当代新闻价值观的变异以及救赎策略》论文的主要负责人李军华同学也谈了自己的体会,通过这次比赛,他明白了作为新闻专业的同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有深度的头脑。新闻的“新”不单单在时间,更在于看待新闻的角度和对其挖掘的深度。
  座谈会上,参赛同学畅谈体会,表达了对老师辛勤栽培的感激之情,表示要在课外科研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以回报老师、学校。指导教师则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为梦想拼搏努力的可贵精神。各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还纷纷就参赛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他们的看法和建议。
  副院长张元勤和与会的师生进行了交流,他说,学院将在今后更加重视科研,建设科研基地,对学生及老师所需资源更加支持。
  副院长谢相勋针对大赛情况提出我校下一步的计划,他说,参加“挑战杯”不仅仅是课外竞赛,更应当是培养高校人才的一个平台。应当“早动手,早选题”,把重点放在08级,建立对老师、学生的奖励制度,力求在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功,发扬“小学校作大文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