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我校一科研成果在内蒙古地区应用

2009-05-10     浏览(192)     (0)

资环学院胡克林教授研究成果在华北平原和内蒙古地区应用,实现土壤-作物系统水分养分过程的模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该软件已应用于华北平原,并提出在内蒙古地区应用可节约水量和氮肥,具有现实意义。


  本报讯 日前,资环学院教授胡克林的研究成果在华北平原和内蒙古地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胡克林围绕土壤质量时空变异、土壤水分、氮素转化和运移以及作物吸收生长等方面进行了定量化研究,为提高作物产量、水分和养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氮肥损失对环境的影响、达到生产和环境双赢的目的提供了技术支持。他成功构建了土壤-作物系统农田水氮运移及作物生长联合模拟模型。实现了区域尺度下土壤-作物系统水分养分过程的模拟,获得了国家正式授权的软件登记2项。该软件已在华北平原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同时,将该模型应用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查哈尔滩绿洲地区,制定了最佳的水肥管理措施,推广应用后,每年可节约水量420万方和118吨氮肥,对于该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