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华师范大学 - 《西华师大报》

四川大学石应平教授谈震后四川旅游发展

2009-04-30     浏览(266)     (0)

  本报讯 (王为 向丹 牟玲丽 李晴)“中国的青藏高原隆起以后对地表进行挤压,在四川西部和云南这一块形成了许多山脉。四川处在这样一个地区,其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5·12汶川大地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四川的旅游业。”4月26日上午,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四川旅游协会副会长石应平教授作为“西华师大讲坛”第十九期的主讲人,在新校区朝阳楼102教室侃侃而谈。
  石教授就“震后四川旅游发展若干问题思考”展开讲解。他从一幅四川旅游地图出发,追溯历史,详细阐述了震前四川旅游的发展状况。他谈到,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和人文地理环境,四川形成了以汉族为主的四川盆地和少数民族集居的川西高原两大人文地理生态系统,成为中国东西南北文化交流的通道。通过对九寨沟、黄龙、峨眉山、泸定海螺沟等景区图片的讲解,石教授指出,四川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并对主要旅游路线作了分析。他强调,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明显,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有重要作用。结合具体的统计数据与震前震后的景区图片对比,石教授细致分析了地震对四川旅游业造成的巨大影响,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与对景区破坏程度的实地考察,提出了地震后四川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石教授在讲座中旁征博引,引发了现场听众的深深思考,也赢得了师生的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