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学周报》

温家宝和清华大学学生代表座谈时强调:

青年人要与祖国共命运

2009-05-15     浏览(525)     (0)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清华大学与部分应届毕业生和学生代表座谈,强调青年要与祖国共命运,坚定成才报国的理想。他还提到了清华学生李强深入农村调研的实例,以及鼓励学生们做好准备迎接困难和挑战,回忆了自己当年在农村调查的经历。他鼓励邹圣兰和阎伟隆两位同学到西藏做“村官”。温家宝的讲话鼓励了学生们追求理想,勇于面对挑战,成为有益于国家人民的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日上午来到清华大学,与部分应届毕业生和学生代表座谈并发表讲话强调,青年人要与祖国共命运。
  温家宝说,科学、民主、爱国应该是我们纪念五四、牢牢记住并且应该发扬的精神和传统。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就没有青年的前途,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将会给每个青年创造用武之地。国家的希望就寄托在青年的身上。没有青年的牺牲和奋斗精神,没有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个民族和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归根到底是: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
  温家宝指出,青年人成才报国的道路并不平坦。得悉有很多毕业生已经志愿到西部地区去工作,他回忆说:“我在大学也做过研究生,我也记得我毕业那天晚上,在北京站上了一辆拥挤不堪的火车,到西北去,一路也没有座位。当时我的心情就如同你们现在的心情一样:无论多么艰苦,我都要坚持下来!我觉得我能做到这一点。现在已经过去40多年了,回想我自己成长的路,我想告诉同学们:要做到成才报国,前进的路并不是平坦的。如果没有深刻的觉悟,拿不出刚毅的意志力,下不了艰苦卓绝的苦工夫,做不好脚踏实地的准备,那是实现不了自己所期待的目标的。”他相信同学们,在人生的摔打中,终究会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发展、成才报国的理想。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李强曾经利用寒假深入农村,写了一篇4万字的农村调研报告《乡村八记》。即将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李强也参加了此次座谈会。温家宝对他说:“你那篇调查还是很厚的,我看了以后,很有感触。我想起我上学的时候,我几乎所有假期没有回过家,我都利用假期做农村调查。我的农村调查严格地说,是从学校开始的,而且跟农民睡在一个炕上。因此,我在回这封信的时候,确实是在用心讲话。我讲的中心是责任,我讲一个青年对社会要有责任感。”“你将来要做新闻工作者。一个新闻工作者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认为这种社会责任感的来源,就是在于对国家的深刻了解和对人民深深的爱。没有这两条,你的责任感的基础是不牢固的。无论是做什么工作,特别是新闻工作,你始终要牢牢记住你对社会承担责任,你的责任来源于对祖国深刻的了解和对人民深深的爱”。
  邹圣兰和阎伟隆两位同学志愿到西藏去做“村官”,温家宝说:“你们到基层去当村官,而且到西藏去,这确实是了不起的事情,青年们应该向你们学习。但是,你们也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迎接困难的准备。什么能使你们的心灵永远明亮而不致后悔,就是你们的理想、信念。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人民――这就像一盏明灯,永远在你们心里点燃,而且照亮你前进的方向,不要退缩。”他说,行行出状元,任何工作岗位,特别是艰难困苦的工作岗位可能更会造就一个真正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我相信你们经过西藏的锻炼,会很快成熟起来,成长起来,成为一个于国家于人民有用的人。那时回忆你这段经历,你会感到一点遗憾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