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玉兰的约定
镜 子
作者:子 镜
文章描述了作者对玉兰花的喜爱和与玉兰花的约定,玉兰花给予作者生活的勇气和面对挫折的坚忍,作者将永远记住在玉兰花海中的时光。
从窗外望去,那一片玉兰花海已然飘零满地,只剩下孤单的叶子留在枝头。然而那叶子却是嫩绿嫩绿的,昭示着春天即将过去,夏天的脚步正在走近。
第一次认识玉兰,就是在学校里。
大一的下半年的某日,天气微凉,天空阴霾,就像我当时的心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春天固有的生气的浮动,让我的情绪也滋生了一股萌发的冲动。课程不多,可是冥冥中就是逼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百无聊赖地走在下课的路上,忽然,眼睛的余光中挑起一抹白色的影子———那是满树大大的白色花朵,花瓣温润而饱满,虽然风很大,天气也很凉,可是,这些大大的白色花朵还是怒放着,散发着阵阵清香。在早春的灰色世界里,她一枝独秀地开放。迎风摇曳,神采奕奕,宛若天女散花。
我走近一看,才知道她叫做玉兰。只这一眼,就觉得自己喜欢这种花。
因为自己的家乡没有玉兰,所以见到的时候,我格外新奇,也格外兴奋。看着那迎着风散发香气的花朵,心情忽然豁然开朗了,笑容不觉浮上了嘴角。于是,那时的我,索性就在玉兰树下仰望,望着花,望着枝头,望着照着她们的太阳,直到阳光晃了眼,眼睛流了泪,泪滴在了嘴角,嘴角挂上了笑。我揉了揉眼睛,又一次看了那满满一树的玉兰,道了一声“再见”,重新迈步。
书上说,“玉兰,又名木兰、应春花,我国特产的名贵园林花木之一,原产于长江流域。”从湿润的长江流域到干燥的北方地区,玉兰依旧开得那么热烈,我又怎么不行呢?
春去秋来,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地,原来对于花期从不关心的我,开始注意其玉兰的变化来。哪天哪天,玉兰发芽了;哪天哪天,玉兰打苞了;哪天哪天,哪棵玉兰开了第一朵花……当整个校园成为一片玉兰的海洋的时候,我匆匆的脚步开始迟缓,每日徜徉驻足于这片花海之中。高兴的时候,会对着玉兰嘿嘿的傻笑,告诉她今天我很好;伤心的时候,我会摸着玉兰落下的花瓣,温润的触感让我的心情得到平复。
玉兰把盛开的美丽和感动给了我,把我的郁闷和忧愁随着飘落的花瓣埋在泥土中。我和玉兰开始有了约定———把心交给彼此,面对玉兰,我可以毫无保留的哭笑吵闹,而她只是需要随着清风给我一个回应,哪怕是一片摇曳的花瓣,或者是一缕清淡的芬芳。
四年时光匆匆而过,在玉兰每年那短短的半个月花期中,我可以做一个毫无保留的我,然后重整精神,走上新的旅途。哪怕就是在深秋冬日里,玉兰树上连叶子都没有的时候,只要一想到那一片片洁白的花海,那一瓣瓣温润的花瓣,我都会咬牙坚持下来———一如思考着今后的道路的那些日子里,一如考研的日子里。
“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赠君。”玉兰的花语是报恩。玉兰给予我的,是一种生活的勇气和面对挫折的坚忍。最后一年了,我跟玉兰才有了第一张合影———在玉兰花海中,玉兰树下的我可以微笑着说 CHEESE!ICANDO!了。
虽然将要离开,虽然今后不能在这个校园里如约见你,可是,玉兰的守护是在我的心里,一如第一眼见到的那般,泪流过的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