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北大学 - 《湖北大学报》

00后来了

作者:□ 记者团 连唔琪 李圆敏 林中天 李舒悦 曹家菂 孟真 周黎明 侯雅欣 杨晓婷    
2016-09-19     浏览(142)     (0)












  去年,2000年出生的王爱罗成为湖北大学最小新生,也成为学校唯一一名00后新生,引起媒体关注。今年学校发布的大数据显示,00后新生已经多达19名,大学的“00后”时代正在来临。为了做好“小鲜肉”们的迎新服务工作,各学院今年频出新招,让迎新工作充满人情味。


学长贴心直播 带新生玩转大学校园

      一部手机,一根自拍杆,2015级播音主持专业的周绫澈成为学弟学妹们心中的“网红”。9月12日,他代表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让新生和家长更快了解并适应湖北大学的生活,吸引了近500名新生在线观看。
  直播持续两天,每天三个小时,主要带领新生熟悉校园教学楼、食堂、宿舍、体育场和周边交通,还穿插了趣味校园故事、随机采访辅导员和学生组织的负责人。
  新生们观看直播,通过在线互动,疑问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回复。
  此举受到新生追捧,2016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胡文泽还主动要求加入直播团队,过起了直播瘾。

微信预约专属导航员

     13日一大早,资源环境学院15级地理科学专业的许丽婷就踏上了“征程”。作为16级地理科学专业彭钢的“一对一定向”导航员,她已和“小鲜肉”约好在学院门口见面,带他办理新生报到手续。
  与彭钢一样,资源环境学院有60余名新生都享受到了一对一的迎新服务。在报到前期,学院组织了一批在校生党员,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向新生发布了党员导航一站式服务的公告,学生按照提示回复个人信息和到校时间,就能得到一对一服务。活动负责人介绍,许多结对学生属同专业,除了帮助新生快速了解校园外,还可以在后续学习生活中继续交流。

迎新过程中练口语

      外国语学院迎新点国际范儿十足,为响应学校文化迎新、人文迎新的号召,学院提倡新生在报到过程中用英语交流,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向新生推送了中英双语的《入学须知》和以英、日、法、葡四种语言书写的《致新生的信》,力求在入学前就为广大新生营造浓厚的外语学习氛围。
  为了让大家提前准备,学院暑假期间就在新生群中列出了常用的对话语句,供新生参考。在报到现场,不时可以看到有新生来到外国语学院的接待处前,认真地用英语同接待的志愿者对话、询问相关信息。
  “有些紧张,不过交流还算顺畅。”2016级英语专业的夏可欣谈到,暑假期间接到通知,她担心沟通不畅,自己默默练习了一下,今天体验完全程,觉得挺高大上。

迎新现场收获自画像

“同学你等一下,这有你的一份礼物。”13日,从福建来报到的艺术学院新生乐土翔收到了大学的第一份生日礼物———他的一份Q版萌画像。画这幅素描画像的是艺术学院15级的吴芷梅,当他得知乐土翔报到当天生日,便迅速为他准备了这样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今年艺术学院一改往年的拍照方式,把画室搬到了迎新点,为新生和家长们画像。来自青岛的新生龚硕,也收到了她和妈妈的速写画像,还有许多新生全家出动,前来画全家福。

龙狮表演送给留学生

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还有一部分国际上的留学生来到我校求学访问。为使他们尽快融入中国环境,12日,国际教育学院联合龙狮团,为这些初来中国的留学生及澳大利亚访问团成员献上了一场别有中国风味儿的龙狮表演,受到留学生热捧。
  没有背景音,也没有炫目灯光,但留学生们看得十分带劲。表演结束后,他们兴奋地走上前去,根据龙狮团成员们摆出的造型和“龙”进行合影,不少留学生还亲自上阵,现场体验了一把舞龙的感觉。
新生迎新 这是最好第一课
本报讯(记者团 李天舒)9月12日至13日,在通识教育学院迎新现场,有一群身份特殊的志愿者,他们既是新生,又是迎新志愿者。70余名新生志愿者和学长学姐们一起,为新同学和家长们提供引路、搬运行李、拍摄合影照等服务。
  “你要去宿舍楼啊,来!我带你去,行李让我来帮你搬吧。”2016级播音主持专业的范琪琳就是新生志愿者中的一员,从早上7点开始到下午4点,他就在迎新点来回穿梭,有模有样,一点都不逊于学长学姐们。
  范琪琳介绍,他们暑假期间就报名参与迎新志愿者,提前三天到校报到,还接受了学校为期两天的培训。一天下来,虽然累,但能让自己的同学们更快捷报到,他们觉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学长捐上万元生活物资送新生
本报讯(记者团 魏世钰 王国强)9月13日,在校本部生命科学学院迎新点,新生只要出示贫困生证明,就能免费领取一份生活用品的套装。而这些生活用品都来自于3位毕业生的捐赠,总价1万元的物资让110名贫困新生因此受益,这让学弟学妹感觉很有爱。
  去年暑假,12级的李旸、尹明磊等三人进购一批电扇、凉席、插座、蚊帐等生活用品在学校售卖,留下部分存货。今年6月初,李旸提议将这批物资捐献给新生作为开学礼物,得到另外两人的一致赞同。随后三人与学院老师进行沟通,在估算物资份数、价值后,院团委老师马菲将所有的物品进行归类,并印制红、黄、蓝三色券作为领取凭证。由于总共只有110份,无法满足所有新生,院里决定优先分配给更有需要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