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点
——矿物、岩石、矿床研究所

2009-05-02     浏览(588)     (0)

岩矿学科点主要研究变质作用与造山带演化、岩浆作用与壳幔过程、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沉积成岩作用与油气资源,拥有强大精干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每年承担各种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文章60余篇,并与其他多所大学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是地球科学的支柱学科之一,既包括基 础理论研究,也有广泛应用价值。现主要有4 个学科方向:一、变质作 用与造山带演化,近年来主要研究西天山、北祁连-柴北缘和大别-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阿尔泰中低压变质带,以及变质作用过程的热力 学模拟等。二、岩浆作用与壳幔过程,主要研究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岩 浆作用,和兴蒙-北疆古生代造山带岩浆作用年代学、同位素性质和 年轻陆壳增生。三、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研究碰撞构造与成矿、成 藏、流体、岩浆、变质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区域成矿规律。四、沉 积成岩作用与油气资源,研究各种埋藏成岩作用与油气生成与储藏 的关系,沉积相与沉积环境,以及从成岩作用到极低级变质转变等。
  岩矿学科点拥有强大精干的师资队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 名(董申保)、教授7 名(张立飞、魏春景、王河锦、关平、陈斌、陈衍景、 吴朝东)、副教授4 名(赖勇、宋述光、田伟、李文博)、讲师1 名(刘楚 雄)。其中长江特聘教授1 名(张立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 名(张立飞、陈衍景、魏春景、陈斌、宋述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 名 (陈衍景)、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 名(陈斌)、国家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1 名(宋述光)。
  岩矿学科点具备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现拥有高分辨多接 收器等离子质谱仪、电子探针 X 射线显微分析仪、扫描型波长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仪、全自动全时标高精度激光显微探针定年系统、激 光融蚀-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等大型仪器设备,并配套不同级次的 超净实验室、拉曼光谱实验室和显微镜教学实验室等。
  岩矿学科点每年承担各种科研项目30 余项,科研经费超过800 万元,发表文章60 余篇,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6-8 名,硕士研究生8 名,与国外十余所大学保持良好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