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五四运动是反对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斗争

□沙健孙

2009-04-15     浏览(525)     (0)

五四运动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重点批判孔学。新文化运动的参加者反对对孔学的教条式崇拜,破除孔学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绝对权威地位。马克思主义者运用新的思想武器解析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把反封建斗争扩展为反对滋生这种思想的封建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斗争。


  五四运动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政治运 动,也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文化运动。它把批判的 锋芒,首先和主要地指向了孔学。
  孔学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进入民国时 期,北洋军阀政府仍然把孔学当作宗教教条强 迫人民去信奉。新文化运动的参加者根据“道与 世更”的原则,反对对孔学的教条式崇拜。他们 指出,孔子所提倡的,是“封建时代之道德、礼 教、生活、政治”,与“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的目 标不相适应,所以,为了提倡民主和科学,为了 给发展资本主义扫清思想障碍,必须破除孔学 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绝对权威地位。
  当时的启蒙思想家们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 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首先,他们指出,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 “非孔学之小,实国学范围之大也。”其次,他们 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李大钊说:“孔子 于其生存之时代,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 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代表其社会其时代 之道德。”再次,他们也没有把孔学说得一无是 处。陈独秀就说过“孔学优点,仆未尝不服膺”这 样的话。
  他们批判孔学,是为了指明它在根本上已 经不适于现代生活,是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的 思想禁锢,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的地位, 从而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 独立思考,以求得“真实合理的信仰”。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 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 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 锢思想的闸门。在那时,这个 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 革命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 前新文化运动参加者们所从 事的反对封建主义思想文化 的启蒙工作。相反,中国的马 克思主义者正是封建主义思 想文化的坚决批判者。他们运 用新的思想武器即唯物史观 来解析封建主义思想文化,把 反封建的启蒙工作有力地推向前进。
  首先,比以往的启蒙学者用进化论思想来 否定孔子学说在现代生活中的权威更进了一 步,他们指出孔子学说“是适应中国二千余年 来未曾变动的农业经济组织反映出来的产物”; 这种学说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现代的生活,现代 的社会”,再想维持它的绝对权威地位,既是不 适当的、也是不可能的了。
  其次,与以往的启蒙学者主要运用个人主 义思想来批判纲常名教等等不同,他们以社会 主义、集体主义作为批判的思想武器。他们指 出,普遍的个性解放离不开整个社会的解放。
  再次,与以往多数启蒙学者把争取个人的 个性解放作为反封建思想斗争的主要出发点与 立足点不同,他们进行这个斗争,着眼于争取人 民群众的社会解放。要改造国民性,必须改革铸 成国民性中落后成份的落后的社会。这样,他们 就把反封建思想的斗争,扩展为反对滋生这种 思想的封建主义的社会经 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斗争; 把反封建斗争的方式,由少 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 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