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苏海洋大学 - 《大学生村官园地》

他用执着和奉献“感动中国”

——记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秦玥飞

作者:卢 娟    
2017-02-15     浏览(188)     (0)


图为秦玥飞在“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现场。




  2月 8日晚,“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播出,被乡亲们誉为“耶鲁哥”的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联合发起人秦玥飞走上了领奖台。
  与秦玥飞一起站在领奖台上的,有“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有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的英雄王锋,还有众望所归的中国女排。站在这些人之中,他并不显眼;他的故事,也不轰轰烈烈。但是,他却用自己坚守乡村、执着奉献的精神感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们。
  曾经,他是学霸+高材生。高中毕业时,秦玥飞以托福满分、美国入学标准化考试高分的成绩,顺利就读耶鲁大学,拿每年4.6万美金的全额奖学金。毕业时,他拿到了该校经济学和政治学双学士学位。对于当时的他而言,有着世界一流名校的学历,进大公司做“金领”根本就是“小目标”。可一个电话,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一次偶然的机会,秦玥飞听说了大学生可以当“村官”。读了这么多年书,他越来越明白自己人生的目标:不是高薪豪车,而是想要真正做一些事,改变一些人的生活。比起那些高薪offer,在他眼中,做村官的机会更难得。2011年,在开往甘肃的火车上,秦玥飞接到了选派他去湖南衡山贺家村做村书记助理的通知。
  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前去报到了。“当初选择当村官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在公共服务领域干点事儿。”
  进村后,村里给了他一个安身之处,是乡政府的杂物间。房间十分阴暗,白天看书也要开灯;纱窗是破的,漏洞的地方用纸堵住。他拿着每月一千出头的薪水,没有编制,没有保险。生活条件的艰苦,秦玥飞早有心理准备,可更难的问题还在后面———语言不通,生活习惯的巨大差异,给他融入当地群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他只能先改变自己,用了3个月时间苦学方言,改变生活习惯,穿上绿色胶皮解放鞋,整日在村子里跑来跑去,忙着为村民做事情。
  在贺家村,他带领着村民修水渠、修路、装路灯、改善农田灌溉设施、改扩建敬老院,还帮助学校引进信息化教学设备、提供校车安全保障……而他自己瘦了快20斤。一次晚上骑车去乡里学校代课,还不小心把手摔骨折了。3年间,他为村里募到了80多万元建设资金,而上万元的路费则是从自己的工资里挤出来的。就这样,他从村里的陌生人变成了乡亲们的贴心人。
  2014年,首个服务期满的秦玥飞,再次做出非常选择:放弃提拔机会,转至更加偏远的白云村续任大学生村官。此时的秦玥飞对乡村发展有了自己的思考,(下转3版)(上接1版)他认为“输血”并非最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模式,必须用“造血”方式建设乡村。他挨家挨户走访200多户村民,带领村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山茶油产业,通过创业为当地培植可持续发展动力。
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秦玥飞与耶鲁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从事精准扶贫。2016年,近30名来自清华、北大、耶鲁、加州等国内外名校的“乡村创客”,服务于15个国家级贫困村,开展产业扶贫,致力创业创新,得到当地政府与村民的好评。做着这项高大上的事业,而秦玥飞自身却借住在北京同学10平米的小房间中。
      在颁奖现场,主持人敬一丹追问秦玥飞:“从村官到黑土麦田,为何你的目光都是聚焦在乡村呢?”身着深色夹克衫的秦玥飞,给出的答案与他的穿着一样平实:“乡村幅员辽阔,有众多的人口,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存在改进的空间,是年轻人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地方,需要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前赴后继地去那儿建设。”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余秋雨写给秦玥飞的评语是:一份份学历,很像一步步离开土地的台阶。但是,这位高材生把这些台阶反转成一次隆重的返回。
      主持人白岩松宣读了颁奖词:“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
       当秦玥飞在台上举起奖杯和鲜花时,他背后的华表上现出5个碑体大字:“君子通大道”,这是对秦玥飞这个年轻的大学生村官独特人生选择的一种具有历史视野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