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徽建筑大学 - 《安徽建筑大学报》

当凤凰辉煌不再,百鸟谁来朝拜?

2016-07-21     浏览(72)     (0)

  百鸟朝凤是一只唢呐曲,百鸟朝凤又不仅仅是一只唢呐曲。
  影片《百鸟朝凤》故事简单,叙事平稳,讲述了一个唢呐曲艺传承的故事。老一代唢呐匠焦三爷年事已高、驾鹤西去,新一代的唢呐匠游天明生活拮据、举步维艰,无双镇唢呐的未来岌岌可危……游天明的父亲游本盛是一位老实地道的农民,前半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唢呐匠,他渴望被人簇拥与尊敬。在无双镇,每一家都要办红白喜事,既如此,就必须请唢呐匠。而唢呐匠,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游本盛心里,吹唢呐是一项了不得的技艺,唢呐匠去出活的时候是能够坐在太师椅上的,孝子贤孙皆匍匐在脚下,如果他成为唢呐匠,那将是一种极大的满足,也是成功的象征。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与梦想失之交臂,所以将自己的心愿倾注在自己的儿子身上。为此,他带着儿子去拜焦三爷为师。影片里,他一入门他就摔了个大跟头,天明看见父亲摔倒后连忙扶起,而摔破额头的游本盛却只是说“扶我干嘛?还不去磕头!”在他心里,如果拜师成功,自己再多摔几个跟头也不为过。几经考验,焦三爷收下了天明,而天明的人生也从此变得不一样了。
  儿子拜师成功那一刻,游本盛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心里也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将来儿子独当一面时,他的梦想就算是达成了。不久之后,天明放假回家,而游本盛看见儿子回家的那一刻,却第一时间认为儿子被师父赶回来,这也意味着他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甚至是永远也不可能达成了,他渴望的尊敬与关注再也得不到了。当儿子解释清楚后,他又态度大变,甚至主动给天明夹菜。而此刻,作为儿子的游天明,还并不清楚他的父亲为什么对唢呐有那么强烈的渴求,他只是作为一个儿子———一个接受“百善孝为先”教育长大的儿子———想要帮父亲完成愿望。
  假期结束,天明仍回到师傅家学艺。师父拿出他的唢呐箱,大大小小的唢呐塞满了整个箱子。随即师父给了后入门的小师弟一只唢呐,却无视了自己这个先入门的师兄。这狠狠地打击了天明的自尊心,他感到伤心、愤怒、不满,而这一股子的负面情绪最后都化作他回家的动力。收拾收拾行囊,他往回家走。到家门口时,他却听见父亲和其他人正在吹嘘他是多么了不起,“咱家天明都会好几首曲子了呢,他师父还说要教他百鸟朝凤呢?!”看见父亲眉飞色舞的样子,他感到几分羞愧,羞愧自己半途而废,羞愧自己辜负了父亲的期望;他还感到几分害怕,他害怕父亲知道自己不争气后的责备与打骂,害怕疼痛。悄悄回来的天明又悄悄走了。
  经年累月,天明最后终于得到了师傅的传承,焦家班改姓游家班。可是此刻,时代已然发生了变化,洋乐器的到来狠狠地冲击了无双镇唢呐的营生。游家班出活的时候唢呐匠已不复往年的风光,东家请的洋乐队在舞台上备受瞩目,而唢呐匠们却只是窝在一个墙角落里无人问津。当他们吹起唢呐曲的时候,还被一波流氓出言侮辱,双方甚至大打出手。而此事没有任何人关心,游家班一班子人最后也不过是灰溜溜的离开了,仿佛从来没有来过。
  没有人在乎唢呐匠,天明就没有生意,没有生意就没有钱。而此时他已老大不小,婚姻大事是个难题。回到家后,他目睹母亲逼婚妹妹为自己筹彩礼,父亲的态度也大不一样。游本盛一脚向天明的唢呐箱踢过去,还劝他改行,言语间丝毫没有了当年给邻居吹嘘时的骄傲和自豪。归根结底,游本盛向往的不是唢呐,而是虚荣,是被簇拥被尊敬、是在太师椅上心安理得的接受孝子贤孙的跪拜。如今唢呐不被重视,这种虚荣再也没有了,就像他当初以为天明被师父赶回来一样,他的梦———终于还是破碎了。
  窦村长的故去,是影片里游家班最后一次在无双镇出活。窦村长待人友好、品质优良,焦三爷感其德行高尚,主动为其吹奏一首规格最高的曲子———《百鸟朝凤》。但罹患癌症的焦三爷,在奋力吹奏下却不禁咳出血来,鲜红的血从唢呐铜管里流淌出来,触目惊心。如他自己所言———“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才能拼了命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他正拼了命地吹奏唢呐,希望徒弟也能拼了命地传承唢呐。而这个时候的镜头切换到一天空,天空里落日又圆又大,几缕红霞绕着太阳,霞云曲折恰似鸟喙,太阳就是鸟头,这不正是一个引颈啼鸣的凤凰吗?太阳最终还是落山了,而唢呐人的辉煌,也像这一轮圆日没入地平线一样,沉没在历史汹涌的浪潮里。
  过去的时代造就了唢呐,而今的时代毁灭着唢呐。象征着唢呐匠辉煌的焦三爷故去了,原来焦家班的师兄师弟们纷纷改行,一直崇拜唢呐的游本盛开始厌弃唢呐,无双镇的红白喜事上听不见唢呐的旋律。
  凤凰的辉煌不再,再没有百鸟来朝。———14计算机李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