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名片】吴家陆,2014级制药与化学工程学院药事管理专业,成绩优异,曾任制化学院辩论队队长、创新创业部部长,现校辩论队成员,班团支书。荣获2016中国辩论公开赛30强、2016南京市高校辩论赛亚军、外研社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优胜奖、江苏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二等奖、东南大学第五届模拟面试大赛暨南京高校联合第二届季军、成贤学院第十二届十佳主持人大赛冠军等奖项,并带领班级斩获2015“最佳团日活动评比特等奖”等奖项。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积极参与了很多校内外的比赛,尤其是主持、演讲、辩论类,可以分享一些参赛经验吗?
吴家陆(以下简称“吴”):我性格外向、不怯场,尤其面对大赛的时候,会比较镇定。我坚信,笑容是很有利的武器,要学会自信,并传递更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赛前的充分准备很重要,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临场发挥也是最终取胜的关键,比赛是有一定技巧可言的,可以适当地去调整情绪,适应当天的氛围和节奏。
记:你赢得了不少个人奖,也在众多团战中注入心血,帮助整个团队赢得最后的胜利。对你而言,个人奖和团队奖,哪个意义更大?
吴:个人奖也不仅只属于我个人,背后还包含了许多帮助我前进的师生的共同努力。1+1>2,所以于我,团队荣誉的含金量要大于个人的荣誉。我很珍惜和成员一起奋斗的日子,大家会有很多思想的碰撞,互相的加油鼓励,一起分享快乐悲伤的时刻,这些美好的回忆和有趣的灵魂都是我宝贵的财富。
团队备赛中总会有分歧、争执,这是好事,但是要照顾到每个人的情绪。
所以定一个主心骨很重要,一个随时能主动站出来指明方向、设计走向和框架的人。最后具体实施和落实方案时,还要根据不同队员的特长进行分工。
记:你的生活丰富多彩,工作或比赛会不会影响学习呢?如何平衡?
吴:作为学生,我会认真对待学习,不会找没有时间这些借口。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定要多走出去看看,多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不要把目光局限在校园里,社会对人的磨炼更多。进入大二之后,我把精力进行重新分配,大约是学习占30%,工作占50%,生活娱乐占20%。当然,这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兴奋点和专注力不一样,只要能让自己真正成长,都是一种成功的权衡。
记:大家眼中的吴家陆头戴光环,非常优秀,你如何评价自己,对自己有什么期望?
吴:我确实因为比赛被人认识,但我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喜欢尝试,各个领域都想去接触,但往往精力跟不上“野心”,不果断、不干脆。做过部长、队长,每个人对我的信任让我不会轻易对待肩上的责任。
曾经有人对我说,你为什么这么顺?我却觉得,所谓的“顺”是捡来的,但我足够努力,我每一次站在台前的从容都来自于背后日夜钻研的不易,所以我从不害怕面对失败。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我要收敛傲气和光芒,做最好的自己。未来选择工作时,我会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选择销售类等需要和更多人打交道的行业。
记:你是东南大学第五届模拟面试大赛的季军,能介绍一些面试技巧吗?
吴:面试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面试中提到的实践活动要围绕目标展示。比如,想应聘销售工作,应该多展现自己在演说、与人沟通合作方面的能力,而不是介绍一大堆技术大赛的奖项。面试官更加注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和综合实力,而不是对只会学习的“学霸”感兴趣。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趁现在又年轻又有拼劲,敢闯的年纪,去积累自己。 本报记者 王钦楠 金心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