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莆田学院 - 《莆田学院报》

我校2016年十大新闻出炉

2016-12-30    

1、我校“十三五”发展规划颁布
    2016年4月26日,我校第二届四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莆田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学校“十三五”规划是指导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编制学校各类专项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规划突出了改革创新精神,突出了五大发展理念,是推动学校改革转型发展、建设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
2、莆田市人民政府出台意见
    全力支持我校加快转型发展
莆田市人民政府2016年7月5日出台意见,全力支持我校加快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意见》提出,莆田市将全力支持莆田学院实现转型发展的目标,即在2017年底前跻身全省5所省级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行列,办学实力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
3、妈祖文化研究获丰硕成果
    2016年10月12日,我校举行《妈祖文化年鉴—————2013》《妈祖与海洋文化》《妈祖民俗体育实证研究》《妈祖文化教育概论》和《邮说妈祖》五部新书发布会。2016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我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联合举办第二届国际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法国、加拿大、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近18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同探讨妈祖文化。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院入选福建省首批高校特色新型知库。
4、多项课题获国家、省部级等立项
    2016年12月,我校数学学院教师曾闽丽博士凭借项目《大型稀疏奇异复对称线性系统的高效迭代法研究》,首获国家自然基金中的数学天元青年基金项目立项。2016年,我校共获得校外立项项目214项,校外资助总经费2592.64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41项,厅级项目81项。横向项目90项。
5、我校成立六大产业学院
培养应用型人才
    2016年11月25日,我校举行仪式,成立医疗健康、工艺美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电子商务、食品与化工6个产业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将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为莆田及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6、首个中美合作项目今夏招生
    2016年6月14日,经中国教育部批准,2016年起我校与美国新奥尔良大学联合开设中美合作项目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以培养医疗健康产业管理人才为主,今年夏天首次招生。这是我校有史以来第一个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项目。
7、我校6个学科入选中国三星级学科
    2016年10月31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最新发布2016中国大学学科排行榜,我校的护理学、工商管理、机械工程、生态学、生物工程、数学6个学科入选中国三星级学科,跻身中国区域一流学科队列,在全省学科综合排名中排第12位。近年来,我校凝炼学科方向,建立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应用性学科,全面带动了学校转型发展。
8、29个专业接受本科专业评估
    2016年12月19日至21日,省教育厅组织本科专业评估专家组一行,对我校29个本科专业进行评估。专家组通过走访、座谈、听课、查阅材料等形式,对各专业进行全方位考察,并提出了反馈意见。这也为我校2017年上半年将接受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打下基础。
9、学生林旺庆两年拿下34项国家专利
    我校近年来鼓励全校师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大大激发了师生创新科研的热情。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林旺庆和队友们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成功申请了3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其中林旺庆为第一发明人及单独发明人的就有20项。因此林旺庆团队获得6万元校长奖学金,这是学校首次重奖学生创新团队。2016年学校还拿出十几间学生街店面给创业大学生使用,使学生街变身创业孵化器,一批大学生创业者正在一试身手。
10、首开妈祖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特色班
    2016年2月24日,我校开设“妈祖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特色班”,旨在培养造就服务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中首开妈祖文化本科专门人才培养的先河。来自各学院汉语言文学、英语、临床医学等专业的50名学子,成为特色班的首届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