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科研处 供稿)11月13日,/由民革中央宣传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共苏州市委统战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江苏南社研究会、苏州市南社研究会等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华南社学坛暨首届中国南社与辛亥革命后裔大会在苏州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中共苏州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长朱民到会致词,李烈钧先生之子、全国政协原常委、民革中央原副主席李赣骝,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张炯,苏州市副市长、民革苏州市委主任王鸿声参加开幕式。
此次会议是中国南社研究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峰会。南社于1909年在苏州成立,创始人为早年参加同盟会的陈去病、柳亚子、高旭等人,南社许多会员后来参加了辛亥革命。2016年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黄兴先生逝世100周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孙中山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南社学术研究始于上世纪末,我校文学院郭长海教授是其开创者之一。此次会议包括南社学术研究、辛亥后裔大会、南社后裔大会三大部分,是南社研究者与辛亥后裔的第一次聚首。会议云集了来自美、德、加、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代表。南社学坛的主题为“南社与新文化运动”,旨在进一步研究南社的新思潮传播及其在中国文学文化转型中的贡献。我校教师代表郭长海教授、刘钊教授、杨萍教授、孙浩宇副教授、研究生代表李想等一行8人参加了学术研讨。
在开幕式上,为表彰郭长海教授在南社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大会向郭长海教授颁发“中国南社研究终身成就奖”。孙浩宇副教授提交的论文《辛亥“辽社”小考》资料详实,考证有据,获得专家学者的一致赞同,被认为是南社研究中的重大突破。刘钊教授作为全国高校唯一专家学者代表在闭幕式上作主旨发言,她介绍了我校文学院在郭长海教授的带领下,致力于近代文学及南社研究的发展历程,提出长春师范大学的南社研究队伍已经形成,将为全国的南社文学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