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11月7日至9日,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组来我校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交通运输4个专业进行了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通过对专业办学条件的考察、教学资料的审查、听课,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管理人员、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及用人单位代表的访谈与交流等方式,全面、细致地了解了我校4个专业的办学情况。
11月9日,4个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专家意见反馈会在东荣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举行。国家工程教育认证联合考查专家组组长、湘潭大学党委书记章兢教授等专家组全体成员,我校常务副校长陈岗,相关单位、学院负责同志等出席意见反馈会。
会上,章兢反馈了联合认证的总体情况。他指出,在与管理干部、教师、学生和校友的访谈、座谈中,吉大师生的精神面貌给专家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给人以“一日归属吉大,一生念念不忘”感受。对吉林大学高度重视本科教育、高度重视工程教育认证给予了充分肯定。从刚刚结束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正在进行的工程教育认证现场考查工作,充分表明了吉林大学办一流大学、一流本科教育的思想,表明了吉大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吉林大学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抓手,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途径,积极参与和推动专业认证并取得很好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指出了个别专业自评报告在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与达成度评价的理解、培养目标的描述与分解、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以及持续改进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参考建议。
会上,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专家组组长陈元芳教授、环境工程专业专家组组长任南琪院士、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专家组组长杨永才教授、交通运输专业专家组组长刘正江教授分别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交通运输专业所考查的专业给出了现场考查评价意见。专家们肯定了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认为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办学定位准确,办学情况全部达到了认证标准的要求,对认证的核心理念把握到位,对开放办学的思想贯彻较好,专业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强大,教师重视本科教学,培养的学生颇受社会欢迎;环境工程专业在上一轮认证的基础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学校对专业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环境工程的专业方向特色鲜明,办学质量达到了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学生培养目标、教师对人才培养的投入、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评价、跟踪与反馈机制方面工作到位,成效显著;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三年内发生的变化较大,上一轮认证指出的问题已全部解决,持续改进从未间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所有实验室都为本科生开放,教学资源一切为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非常好。学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学院上下认真、敬业的精神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学院文化;交通运输专业通过一系列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为行业输送许多有着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广大教师工作非常勤奋、踏实,学生非常爱校、念校,管理人员高度敬业。
专家们在反馈意见中,对各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国际视野拓展、培养和跨文化交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培养目标凝炼、实验室建设和持续改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参考性建议。
陈岗在总结讲话中代表学校对专家组辛勤的工作、无私的付出和提出的中肯建议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专家组对4个专业的评估意见准确、到位,意见宝贵,建议中肯,专家指明的问题也和未来吉林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有很大的一致性。学校将高度重视专家组提出的改进意见,围绕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结构优化等方面提出的要求,特别是工程性、实践性强的学科具有工程经验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等,进一步认真整改,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持续加强专业建设。(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