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
李祥超团队研究成果倍受国内学者和国外媒体关注
本报讯 近日,我校大气物理学院雷电防护方向的李祥超副教授率团队研究发现,电流强度与闪电内部的温度之间存在数学关系。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 Nature旗下的《ScientificRreports》上,期刊影响因子5.295。
该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李祥超和他的团队利用人工闪电产生设备制造任意大小的雷击,电流强度在5000安培到5万安培之间。产生的人工雷击温度最高达到1.7万华氏度 (约合9426.6摄氏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两倍。他们在同一个地点一次又一次地重复雷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闪电的电流与温度存在很高的对数关系。也就是说,1000安培的雷击与1万安培雷击之间的温差,与1万安培雷击与10万安培雷击之间的温差差不多。这一结果为此前缺乏数据支持的理论推测提供了确凿的依据。(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