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11月11日下午,我校与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国立大学三方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南工中俄先进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是我省首个与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国立大学三方共建的主流高端合作项目,也是中俄两国在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领域重要的合作平台。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谢尔盖M.阿尔多申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部主任、莫斯科国立大学化学科学学院院长瓦莱里V.卢宁教授,省教育厅副厅长洪流,省科技厅副厅长段雄,校长黄维院士,副校长乔旭教授、蒋军成教授、崔益虎教授等出席。签约仪式由副校长巩建鸣教授主持。
省教育厅洪流副厅长在签约仪式上致辞。他指出,江苏是经济大省和教育大省,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省内高校和在校生数量,以及各项办学核心指标都位居全国前列。今年6月,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出台,正式拉开江苏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序幕。他表示,俄罗斯是传统科技强国,俄罗斯科学院和莫斯科国立大学是俄科技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杰出代表。南京工业大学志存高远、力争上游,科技创新实力雄厚、国际合作平台广阔。他相信,南工中俄先进技术研究院将进一步拓展南工国际合作空间,为江苏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提供重要经验。
省科技厅段雄副厅长对南工与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国立大学的合作表示祝贺。他说,江苏与俄罗斯科技交流频繁,合作日趋密切,推进江苏“一中心”“一基地”建设,就要善于集聚创新资源,汇聚更多的世界著名研究机构和世界顶尖人才。他指出,南工是百年名校,也是新起之秀,与俄罗斯联邦最高学术机构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最高学府莫斯科国立大学具有深厚的友谊。他希望,南工中俄先进技术研究院为打开江苏科技国际合作新局面、推动“一中心、一基地”建设贡献力量,为培养中俄两国科技领军人才、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发挥重要作用。
签约仪式上,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阿尔多申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部主任、莫斯科国立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卢宁院士,副校长乔旭教授,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副院长霍峰蔚教授分别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国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南工海外人才缓冲基地的基本情况。阿尔多申院士与全体与会人员分享了我校校长黄维院士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评选过程,朗读了俄罗斯科学院院长弗拉基米尔?福尔托夫院士(VladimirFortov)致黄维院士的贺信,并将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评述的相关书刊赠予黄维院士。福尔托夫院长在贺信中指出,在RAS选举大会上通过三轮不记名投票,严格筛选,黄维院士最终全票通过,顺利当选为RAS外籍院士。同时,他向黄维院士表达了衷心的感谢,预祝他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希望双方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合作。此外,阿尔多申院士表示黄维院士属于俄罗斯科学院的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部,黄维院士是俄罗斯科学院在世界柔性电子领域的首席专家。
“我的当选,不单单代表我本人做出了一些成果,更是代表了俄罗斯对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的认同和欣赏。俄罗斯科学院和莫斯科国立大学是南工的亲密伙伴,三方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发展愿景上高度契合,三方的合作是扎实严谨、日雕月琢、从容不迫的,也是具有震撼性、革命性和催化性的”。仪式期间,谢尔盖M.阿尔多申教授代为宣读了俄罗斯科学院院长致校长黄维院士日前当选俄罗斯外籍院士的贺信,黄维院士为此作了一场极富感染力的致辞。他首先对关心和支持南工建设的俄罗斯友人、省市领导、新闻媒体及南工师生表示衷心感谢。2011年11月11日,黄校长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五年后,他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他说,这些荣誉是对他本人和先进材料研究院(IAM)创新团队的认可,更是对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的认同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