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交大报》
我们为什么要支教
许多人在问:支教,究竟为了什么?为了让自己浮躁的心灵沉淀一下?为了离开这喧哗的城市让自己的心灵在孩子们纯真的眼神中得到洗涤?为了改变别人的命运?为了……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那儿需要支教,因为那儿需要帮助。正如“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儿”一样简单。无论你支教是出于什么目的,这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你要踏踏实实做好支教,真正能贡献出力量,让人感受到支教的效果。在这里,要有爱心,要有教育别人的能力和水平,要有在枯燥简单的生活条件里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长期坚持下去,面对的更多是激情和冲动过后,简单枯燥的生活,最主要的还是内心剧烈的矛盾冲突——当初美好的想象和初衷,与真正乡村支教生活的大相径庭。
支教或许并不能给贫困地区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我们尽力,至少可以带给孩子们希望。虽然一个支教者的作用有限,但支教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影响,爱的传播。这种奉献的精神会影响着当地的孩子,当地的老师,当地的村民,还影响你身边的朋友。以后,他们也许会将这种爱传播出去。
我们的内心能感受到这项“事业”(我们愿意用“事业”这个神圣的词称呼支教)对大家的呼唤。我们觉得我们所有的真诚和力量,所有的知识技能,必将会在其中得到最大的发挥。我们没有什么要去拯救他人的崇高理想,我们只是按自己的内心去做,希望自己确实能做点什么,哪怕是影响一个山区的小孩子,都会让我们心境坦然、温暖、纯净。
总之,希望在这个功利的年代里,我们能做真正的“麦田守望者”,踏踏实实去做,哪怕会很艰辛很寂寞。我们守望麦田,不是为了收获,只是欣赏那一种天地的杰作,乐于把自己融入那无尽的麦浪。在喧嚣的尘世里,给自己的心留点空间,让那种感恩长存于怀。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的存在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把无数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这风,就是社会风气;这水,就是文明进程。
(吕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