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开放办学永远在路上

作者:雷阵语    
2016-10-10     浏览(112)     (0)

  教师节前夕,邓伟根市长到我校慰问,座谈中表示,我市将要建设“学院之城”,勉励我校要结合自己的优势,打开围墙开放办学,使学校更上一个台阶。
  其实,我校的办学宗旨中早就明确提到“开放办学”理念。自成立以来,我校一直秉持这一宗旨,努力开拓发展空间。现时,我校已有近300家校外实训基地,来自企业的外聘教师也超过600人,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我们也不满足于在校内教学,而是开展现代学徒制等多种教学模式的探索,把课堂开到企业中,实现“走出去”战略。这些都是我校开放办学的有力佐证,开放办学的理念已深深影响全校师生。
  但是,这样的开放办学仅仅是“初级阶段”,我校正谋求有更高程度的开放。我校与台山政府合作的“新宁学院”经过多方紧张筹备,终于在近期“开张”,按计划将于明年正式对外招生;而“侨梦苑商贸人才培养基地”也于近日挂牌。“侨梦苑商贸人才培养基地”是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把我校的教学资源与企业的设备技术结合起来,因应江门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本地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第三产业人才。而“新宁学院”则是与地方合作,盘活当地的闲置资源,利用当地华侨优势,进一步开拓我校的办学空间、丰富办学模式。这种与企业、与地方结合的开放办学,可算是开放办学的“中级阶段”。
  那么,是否还有开放办学的“高级阶段”呢?答案是肯定的,就是邓市长所说的“打开围墙”。回顾我校所在的潮连岛,此岛虽小,却有着非常鲜明的产业特色,也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办学资源。然而,学校扎根潮连已经有十个年头,我们不但要打开“物理之门”,更要打开“心理之门”,大胆地往前一步,把潮连变成“学院之岛”,变成“江职之岛”。
  在笔者的理解中,这个“学院之岛”中,那些仍然养在深闺之中的文化资源不仅可以成为师生的研究对象,还可以成为营销素材,利用我们的人才资源,为它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将它“卖”到市外、省外甚至国外。岛上的企业虽然缺少我们印象中的“高富帅”,但因为地缘的关系,我们能不能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助力,让他们成为“高富帅”?还有我们的校舍,能不能成为一些小微创新型企业的起点,让它们借着学校的平台起步、起飞?而在这个过程中,凤凰涅槃的不仅仅是潮连岛,还有江职院,我们将以自己独特的开放办学模式,继续提升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江湖地位”。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座西江之上的明珠会因江职院师生的锻造,而变得更为璀璨,而我校也借着这颗明珠的衬托,而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文/雷阵语)